江门市政协委员建议建立社工督导机制

2014-03-14 09:38   南方都市报 投搞 打印 收藏

0

自2009年江门有了第一家社工组织,四年内迅速发展到如今的31个。市政协委员、农工党江门市委会副主委朱万水建议设立督导机制,即培养本地督导,对现有社工进行业务和技能培训。

<p></p>   

自2009年江门有了第一家社工组织,四年内迅速发展到如今的31个。但因为社工机构准入门槛低,缺乏有经验的专业社工人员,导致在完成项目时有多番不顺。市政协委员、农工党江门市委会副主委朱万水建议设立督导机制,即培养本地督导,对现有社工进行业务和技能培训。

社工机构工作人员多是临时工

朱万水告诉记者,自从政府开始大力推行“购买服务”以来,2009年才有第一家社工组织的江门,目前已有社工组织31个。蓬勃发展的社工组织带来的一个影响就是专业人员的缺乏。“我们做了调研,从2006年有第一位社工开始,江门通过社工资格考试的现在已经有526位,只是这和广东省要求每万人有5名持证社工的目标差距还很大。”她表示,有证的社工不会都从事社会工作。“蓬江区150个有证的社工,只有30来个专门从事社会工作。”

另一方面,因为社工机构的准入低,社工机构质量也良莠不齐。“我们江门的社工机构注册门槛低,只要有一名助理社会工作师、注册资金3万元就可以成立一个社工类社会组织。所以,许多社工机构就只有一两个社工,其他都是临时工来的。”朱万水介绍,这些工作人员多是由培训师、幼儿教师、心理咨询师、企业营销员等转型而来。“他们有热情,但缺乏社会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和技巧等,作用有限。”

建议培养本地督导

朱万水介绍说,在香港,注册社工必须接受专业训练,其中包括在专业督导的带领下进行不少于800小时的实习时间,提供服务的过程还需要有社工督导的带领及引导。“实际上,我们江门还没有社工工作督导机制,一是考社工资格证的人员只要理论过关,不需要进行真正的实操训练。二是社工机构开展项目,也没有硬性规定要有社工督导跟进。三是社工机构聘请督导进行员工培训带有随意性,没有形成制度。”

由此,她建议将建立长效的督导机制。“我去了深圳、东莞,他们的社工都由督导来培训,我觉得我们可以借鉴。”她表示,相关部门应尽快完善相关社工督导制度,明确规定注册的社工机构必须配备有资质的社工督导,每个项目的开展也必须要有资质的社工督导负责监管跟进,确保服务质量。政府在购买服务的过程中,要预留部分费用明确作为项目的督导培训经费。

对于督导,她认为培养本土的督导才是长久之计。“可以从外面请回来,当然也可以自己送出去培养,但是后者才是长久之计,一是成本相对低,二是可以长期留在这里。”她介绍,前期可以请香港等地的督导配备一些全职本土资深社工,组成督导小组共同督导项目的开展,通过传帮带加速本土资深社工成长,最终实现我市社工督导的本土化。

  • 关键字
  • 责编:姜妍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