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中的本土化与水土不服

吴惠贞 2014-02-20 11:18   《中国社会工作》 投搞 打印 收藏

0

尊重本土文化、维护本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工作很重要的内容,但是,在推动新旧交流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只接受一贯的人和事,新的社会工作文化不能够被引进,则现代专业社会工作就可能难以发挥应有的补充作用。

我当初由香港社会服务界“转战”内地社工教育及服务时,被好些同行质疑:你们这些“空降部队”会水土不服,反而不及本土经验可以那么融合。除了同行,甚至连部分服务委托人都会有这样的忧虑。当时我想,大家为什么会这样担心呢?难道他们不明白,社工的基本信念就是在公平及平等的原则下尊重个别差异及独特性?难道不明白“从服务受众出发”是我们每个社工工作时首先要考虑的?既然“从服务受众出发”,那么社工到哪里服务都是一样的,都需要考虑个别需要及进行个别介入。  

在这些质疑之下,我十分注重服务的“本土化”,努力学习本土的语言,每个项目的开展必定先进行服务研究,作为服务设置及推行的参考,务必对每项服务量身订做。在我督导的服务团队中,除了督导之外,所有的员工都是土生土长,由本地学院栽培出来的专业社工,但本土化永远是最容易被渲染的议题。 

但是,内地经常说的本土化究竟包括哪些方面的问题呢?通过多年来与服务委托方的领导交往,从他们给予的很多宝贵的意见中,我开始明白,对于合作方,首要的不是服务是否有建树,更重要的是服务不会造成“不便”,于是我慢慢理解了本土化不单是指服务本身,更重要的是指管治与管理文化。于是我开始接受大量的服务文字报告、不定期的密集的考察接待、不断的系统内外的层级沟通及协调等,直到有一天我督导的同事对我说:“Irene(我的洋名),你比我们更本土!”  

听了之后我没有兴奋,反而心里一沉,这样的响应是在对我称赞呢,还是别有意思?我感到有点忐忑不安,我问自己这是为什么呢?这不是自己一直努力的方向吗?我又问自己是否有自我优越感作祟,不喜欢与本土同工平起平坐的状况呢?但从同事的口吻中,能听出是对我的一种欣赏,同事欣赏我可以这样尊重及看透本地的工作文化,甚至愿意从本地的角度、以本地的模式去参与,而她说的这些都是我的出发点,是我一直身体力行去做的。  

但“你比我们更本土”也给我当头棒喝,令我反思另一层:自己进行本土化的目的是什么呢?更根本的是我为什么要来到内地参与社会服务建设?作为外来的督导,我在本地社工人才队伍建设中应有怎样的特有角色及功能呢?  

我最初由香港来内地从事社工教育工作,当然是想将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带给内地的社会服务界,希望通过培育好的社工,建立优良的社会服务文化,造福内地的同胞。本来我是抱着要“影响”现存服务的心态,但在进入内地这个大洪流中,我明白了,要大家学习一套新的体系方法,必先要有合作的机会及空间,必先要拥有可以沟通的共同语言及途径,更有效率的方式是能够浸透式进入。但不断地修正自己去配合、融入本土时,直到这天她们认为我比她们更“她们”的时候,我心里知道不妙。  

不妙不是因为我已经习染本地文化,而是我突然发现在不断学习及接纳本地文化的过程中,我个人变得太谦卑,甚至忘记了我原本是想传播一些新元素,目的是促进及刺激本地社工文化的发展成长。其实,“水土不服”不单是“水和土”不服,很可能是新文化可以带动的新思维及新元素暂时“不服”水土。  

尊重本土文化、维护本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工作很重要的内容,当社会决定作出改变,或者尝试引入新文化以弥补现存的不足时,我们当然不需要完全推翻原本良好的传统及习惯,但是,在推动新旧交流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只接受一贯的人和事,新的社会工作文化不能够被引进,则现代专业社会工作就可能难以发挥应有的补充作用。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