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应用型题目:此类题目不能从教材中直接找到答案,也不能在题干和备选答案中找到对应的关键字眼或者信息,需要考生在理解知识点的基础上提升分析、理解和判断能力,进行实际应用,考核考生的具体实务能力。
(1)小红因婚姻问题前来求助。社会工作者小赵在仔细倾听了小红的叙述后,拟通过询问小红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来明确问题。小赵的下列提问中,恰当的是( )。
A.“您认为自己的婚姻困惑是怎么出现的?”
B.“您认为自己的婚姻可以怎样改善?”
C.“您做过哪些努力来改善自己的婚姻?”
D.“您对自己的婚姻有哪些期待?”
答案为A。本题中考生首先理解接案时的工作流程,小红因婚姻问题前来求助,解决问题首先需要找出造成问题的原因,结合此目的再选择恰当的提问。(2015 年考卷第3 题)
(2)社会工作者小李在与服务对象小强的面谈中了解到,小强上课经常走神,注意力很难集中,学习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为此,小李与小强共同制定了改善小强学习状况的目标。下列目标中,恰当的是( )。
A. 减少小强上课走神的次数
B. 提高小强的学习能力
C. 延长小强上课注意力的集中时间
D. 改变小强注意力不集中的习惯
答案为C。本题中考生首先要理解设定目标的原则,再结合案例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小强的问题是注意力很难集中,学习跟不上进度。B、D 两项属于最终目的,作为目标不够具体;A 项减少上课走神的次数,并不代表上课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会延长,且未从正面对目标进行陈述,而只有延长上课注意力的集中时间,才能改善学习状况。故答案选C。(2015 年考卷第6 题)
(3)小强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在学校经常欺负同学, 小强知道这样做不对,但遇事时管不住自己。社会工作者为实施帮助小强的行为矫正计划,需要进行基线测量。下列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观察小强目前是否欺负同学
B. 观察小强目前欺负同学的次数
C. 观察小强欺负同学行为的变化
D. 观察小强欺负同学行为是否消除
答案为B。本题中考生要理解基线测量评估的操作程序,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案例作出判断。小强目前欺负同学的次数可作为一个标准基线,其他三项难以明确作为具体基线,故答案为B。(2015 年考卷第5 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