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社会工作坚定的追随者
1998年,发生了一件事,让我有了一个比较大的改变。那一年的 1月10日,张北发生地震,地震第二天,我正在搬家,突然接到通知,让我立即做好去灾区的准备。原来有关部门感觉特别需要有熟悉公益服务且具有监管能力的人去协调当地民间救援工作。1月13号一大早,我跟着河北省民政厅的两个副厅长就上路了,这一走,在灾区就是三年。从紧急救援到社区重建与社区发展。这次我所面对的挑战可不是60个打工者,而是需要面对两个县35个重灾村。我必须找到有效的方法,而无论是什么样的方法,要想有效,核心的保障是——动员不同利益相关者来参与。这就是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团结协作”理念的最初来源。多年后,有专家认为北京协作者理念之一“团结协作”,应该是本土社会工作对国际社会工作专业理念的重要创新。2008年,国家举办第一次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我顺利通过考试,成为第一批中级社会工作师。很多人得知我这个“老社工”居然并非社工专业出身,很是诧异。我想,正是当年的实践,跨界的合作与探索,才使我拥有了扎实的专业基础与创新思维。每每看到有同仁拘泥于专业,在纷繁复杂的问题面前束手无策的时候,我特别想告诉他,知识是用来解放创造力的,而非束缚创造力,而实践是所有知识的源泉,去行动吧,答案就在那里等着你。
在从事各种公益服务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那就是很多服务行业都有自己的专业技术,那么,作为人类服务中最富挑战的社会发展的专业技术是什么?一直到1999年,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系找我做实习督导,我接触了社会工作,从理论架构,到理念体系,到方法技巧,一套多么科学而完善的系统啊,我豁然开朗,我在心里告诉自己:就是她,我要找的就是她。从此之后,我成为社会工作坚定不移的追随者。
协作者的创办与成长
多年的服务实践使我认识到,要想使服务更有效,不仅要依靠专业化平台,还必须建立组织化平台。2003年春天,一群青年人签下“生死状”,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开始了农民工抗击SARS紧急救援服务,由此一个致力于以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农民工的民间组织——北京市协作者文化传播中心(简称“北京协作者”)诞生,这个当时连生存都不能保障的机构,以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最核心的城市化问题为介入点,启动了一系列社会组织能力建设与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活动,希望通过开展能力建设、社区发展、教育倡导等社会工作专业化服务,使农民工在参与中,逐步由受助者转变为服务者,进而以社会组织建设模式创新与社会工作服务创新,来推动社会管理服务模式的创新。
我一边做记者,一边用业余时间创办北京协作者,很快进入两难困境:一个人不可能用心同时做好两件事情,何况事无巨细的组织建设。我必须做出选择。半年后,我正式辞去了报社工作。
就这样,我怀抱着一个美丽的期待上路了,我和团队认为,农民工并非被动的被服务者,还是富有智慧的社会建设者;志愿者并不是有闲阶层时髦的生活方式,再贫穷的人也有服务他人获得社会尊严的权利;城市人与农民工并非隔阂的两个群体,他们都有着相互了解携手互助的渴望……我们鼓励那些向我们求助的“问题群体”积极参与社工小组与社区服务活动,我们鼓励那些被称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工和那些被称为天之娇子的大学生一起为这个美丽的期待而努力,与同为弱势群体的同伴在互助中寻求自我解决问题的潜在资源,在使自己的问题得到澄清解决的同时,为他人的问题解决贡献力量。从身患尿毒症的打工妹到失去手指的工伤者,从怀抱专业理想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到政府部门的领导,大家在协作者的大家庭中,都有一个美丽的名字:社会工作专业志愿者。我们鼓励那些被称为“没有文化”的人拿起笔来,鼓励那些“不会说话”的人走上主席台……8年来,在协作者这个平台上,我们服务了15万多名农民工,培养了2000多名志愿者,出版了7本图书,召开了两届全国性专题研讨会,主办了跨度十年的农民工生存状况图片全国巡展活动。而参与服务的农民工从最初的哭泣、无助、抱怨……到如今勇敢的直面自己的生活,充满热忱的鼓励身边的弱者走出困境,我们实现了这个美丽的期待,探索出服务人群在参与中实现从求助者到助人者的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
2007年开始,我们计划将北京协作者创造的服务模式进一步推广,以检验该模式是否可以在本土环境下复制,并以此带动其他地区的社会工作建设。2007年,北京协作者模式被引进到南京,建立了长三角地区第一家以社会工作专业手法服务流动人口的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南京市协作者社区发展中心”;2008年,北京协作者模式被引进到珠海,建立了全国第一家立足工业园区,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三方力量共同参与建设的企业社会工作专业机构“珠海市协作者社会工作教育推广中心”,被誉为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第四种模式——“珠海模式”。同年12月,北京协作者社工督导李真荣获“创业青年首都贡献奖金奖”,被授予“北京青年榜样”称号,这是第一个荣获该称号的社会工作者; 2010年,北京协作者荣获“林护杰出社会工作贡献奖”,这是内地恢复社会工作二十多年来首次全国性社会工作奖项……
从社工被荒诞的解读,到逐步为社会认可支持,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被问到一个问题:你就没有沮丧甚至放弃过吗?我说,没有,从来没有。社会工作发展环境不尽如意,正因如此,才需要我们去推动,这是我们的历史使命,也是我们的价值所在。作为社会工作者的一员,我有幸生长在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我深信我们不仅仅是这个时代的见证者,还将是这个时代的历史创造者。
而我们的努力反过来又会给我们的专业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这些年来,我多次参与了民政部人事教育司(社会工作司)召开的各类社会工作人才建设座谈会,从关于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评定标准的讨论,到政府购买民办社会工作机构服务,我作为民间组织代表结合实际提出一线人员的建议。特别难忘的是2008年8月,民政部社会工作司甄炳亮处长亲自带队到北京协作者现场调研;2009年,民政部社会工作司委托北京协作者开展“社会工作人才服务农民工问题”课题研究。同年,民政部出台《关于促进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通知》,我们成为这个通知的直接受益者,2010年6月,北京协作者正式在北京市民政局登记注册,结束了工商注册的尴尬,成为北京第一家由市民政局直接主管的支持性民办社会工作机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