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一位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创始人的记忆

2014-05-16 10:45   中国社工时报 投搞 打印 收藏

0

李涛:我一直认为,在所有的专业中,尚没有一个专业像社会工作这样富有人性的魅力,它不仅探寻人类服务的优秀方法,而且还促使社工不断探究自我完善与成长。我自己为了找到她,费了很大的周折。

我依然抬头仰望:一位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创始人的记忆 - 中国社工时报 - 中国社会工作人才服务平台

文/李涛(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主任)

我一直认为,在所有的专业中,尚没有一个专业像社会工作这样富有人性的魅力,它不仅探寻人类服务的优秀方法,而且还促使社工不断探究自我完善与成长。我自己为了找到她,费了很大的周折。

三个“懵懂”的“第一次”

记得小时候,内地流行香港传进来的生肖卡片,上面写着什么属相的人适合做什么。我属牛,适合的职业中有社会工作。我不知道什么是社会工作,就问父亲,父亲半开玩笑半严肃地说,你完蛋了,扫大街的、端盘子的、修自行车的……都是社会工作。

这就是我人生与社会工作的第一次对视,而我做梦没想到,社会对该专业充满荒诞的解读,与社会工作者为还原该专业价值的努力,会与我相伴随行,直到今日。

1996年,我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记者,当时接到了一个采访打工妹的任务。我小时候在农村生活过很长时间,对农民有很深的感情。在访问的过程中,我突然发现原来很多如我儿时伙伴一样的农村青年人就生活在我上学的这座城市。采访任务结束后,我开始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寻找他们,我发现他们的坚强和智慧,也看到这份坚强与智慧背后的无助,他们遇到的许多问题都具有很强的时代与社会的代表性。

随着采访的深入,我思考了很多问题,而诸多问题的核心是:为什么这样一个富有创造力的群体反而成为“弱势群体”,社会该怎样协助他们将潜力开发出来,还原他们建设者的角色?现在想来,这些思考构成了我对社会工作核心价值理念“助人自助”的最初理解。我越来越感觉到,仅仅依靠采访与写作是无法真正解决问题的,我必须行动起来。

那个年代的打工者,相当一部分是文盲或半文盲,于是,我在北大医院借了一间教室,每周六晚上召集打工者来参加文化学习,一下子来了60多人。我从来没讲过课,什么样的内容、什么样的方式才是最有效的呢?我发现最好的学习就是鼓励学习者相互的分享与参与,树立学习者的信心。这个夜校从小学语文一直讲到初中“毕业”,持续了很长时间。这就是我的第一次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经历,尽管那时我完全不知道什么是社会工作。

那一年,我所在的单位想为在北京打工的人办一个类似读者俱乐部的组织,当时大家也不知道什么是NGO,就觉得有那么一间屋子,哪怕让这些没有家的青年人可以随便来坐坐都好。我算是报社里对这个群体认识比较深的记者,于是就参与了创建工作。我能想到的就是把他们召集起来,就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成立不同的小组,鼓励他们相互之间分享各自的经验,用集体的力量去面对个人难以面对的困难。就这样,只要不出差,我每个星期天都会跑过来跟大家一起做各种活动,一直持续了7年。我想,这就是我的第一次创建“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经历,尽管我那时也不懂什么是民办社会工作机构。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