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社工故事精选:洪湖岸边当社工

2020-10-21 10:22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在洪湖这片红色土地上,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数人用青春和热血捍卫着她的幸福与安宁。作为一名革命老区的社工,我将传承好、弘扬好洪湖赤卫队精神,在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中,书写这个时代社工最美的华章!

微信图片_20201021102030

讲述人:刘萍,湖北省荆州市洪湖市曹市镇政府机关干部,中级社工师,社工实务督导,从事社会工作12年。

我叫刘萍,是荆州市政协委员,社工师,荆州市清源书院、荆州市清源社工服务中心创始人,洪湖市曹市镇的一名机关干部。

2008年参加汶川地震救援,正式开启了我的社工人生。在重灾区安抚灾民心灵修复,我感觉自己的社工手法似乎不够用,应该从中国圣贤思想中寻找心灵的力量。从此,我将传统国学与社工结合,探索公益新路子,荆州市清源书院、荆州市清源社工服务中心坚强诞生。走过的道路坑坑洼洼,也自成了一条出路。2016年8月我主持实施一周年的社区公益创投项目在湖北省赛上斩获了一等奖。我的家庭也因为风雨无阻支持我的坚守与探索,2016年12月被中宣部表彰为首届全国文明家庭,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微信图片_20201021102041

12年弹指一挥间,回首来时路,所有的成长都离不开困难的陪伴。曾经剖宫产后7天,我就背着家人下床奔赴公益一线。机构运转不下去的时候,我曾考入检察院工作,用工资补贴一线社工。2年后,难关渡过,我3天就辞去了检察院工作,继续追逐社工梦想。当选为沙市区人大代表,我结合实践心得,撰写了多起建议案推动社区社会工作发展。当选荆州市政协委员,我响应政协号召投身脱贫攻坚,创办了全市首个道德文化扶贫车间,用社工手法成功帮扶了11名缺乏脱贫内动力的贫困户,其中2名被评为脱贫明星;扎根社区创办了2个“刘萍委员工作室”,推动基层治理创新,影响带动了很多群众投身公益。2019年5月我和张富清老英雄同期当选中国好人。

可能是误打误撞,也可能是志向使然,基于国学、法务和社区社工实践,使我在探索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方面有特殊优势。感觉到自己可以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优势,同时坚信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职人员应该社工化,2019年底,我通过公开招考,再次从民间社工师转变身份,成为了一名乡镇机关干部,换一个角度坚持我的社工报国理想。没有想到的是,这次职业转变的背后,是一场生与死的家乡保卫战。

一曲洪湖市浪打浪,唱响洪湖天下美名扬。洪湖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是我的家乡,也是我目前以公务员身份工作的地方。因为毗邻武汉,疫魔肆虐的时候,洪湖也成了重灾区。大年初一,我接到了紧急召回令。丈夫已经和往年一样,去了千里之外的南海值守。我把不到四岁的儿子匆匆托付给了娘家。

一上岗,我负责把关办理全镇确需外出人员的通行证。各行各业的各种需求,各家各户的生老病死,开始全部如潮涌般道我这里集中。为了疏散人群,我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码,24小时接听接待,即便电话接得头晕耳鸣,我仍然是每天接触人最多、最杂、时间最长的机关干部。因为工作需要,我还要触摸审核无数证件,逐一查问。急需进进出出的人,稍不注意,就把我围得水泄不通。

镇委书记把自己的半瓶酒精交给我。

同事们翻箱倒柜,找到了唯一一件一次性雨衣送给我。

我知道,这就是我全部的战斗装备了。

为了不危及同事,我将自己的办公点搬了又搬,最后搬出了机关大院。

仅有的一次性装备反复使用,已经残破不堪。第一次让我近距离感受到死亡恐怖的,是镇上一名中学老师的突然离世。当时这名老师要开出行证明,去医院陪护中风的母亲。虽然我们戴着口罩,但是可以彼此看见惊恐不安的眼神。这名老师临走时,笑着对我说“刘老师,疫情太严重了你可要注意防护啊!”我看见他强壮的身影,消失在遥远的地平线。让人猝不及防的是,几天后他因感染病毒英年早逝。我听说后仿佛真真切切地看见了一个恶魔在我们身边徘徊。病魔太恐怖了,生命太脆弱了!我初一赴岗,没有从家里带出棉被,深夜在单位裹着睡衣半睡半醒待命,经常冻得瑟瑟发抖。这一次近在咫尺的死亡,真的让我不寒而栗。我从正月初一出门,就没有回去过。万一再也回不去怎么办?!

置身这生死未知的较量场,想家的同时,我想起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同事们都像铜墙铁壁一样挺在最前线,我不能退!同时,我还是一名与全国社工机构有广泛联系的社工师,这个时候,应该充分调动资源为家乡分忧解难。正月初四,我联合全国督导班同学、南京启蒙社工中心的陆耀蒙,撬动了江苏省社工协会,远程为全镇集中隔离的人员和家庭包扎心理伤口。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社工师委员会的陈葵主任第一时间支援我们的远程社工项目,为我们链接了香港社研中心的陈安发先给项目做远程督导。94天的时间里,千里江苏并肩,万里电话相连,24家机构的心理社工一对一在线上情感陪伴,我带着社区志愿者在线下有求必应,仿佛编织了一张强大的心灵口罩!像一缕缕阳光穿透了黑暗,为全镇集体情绪遣散了阴霾。像一张张温情网网罗了无尽的温暖,安抚病亡家属度过了撕心裂肺的伤痛期,防止了悲剧蔓延。

狙击病魔,日常的我就是一道死卡,必须严格限制全镇人流车流。眼看越来越多的扶贫合作社遭遇生存困境,我意识到自己还应该是一道活卡,要及时为民生开道!在镇防疫指挥部授权下,我引导镇内所有的养鸡养鸭户抱团,为他们争取了一条饲料运输绿色通道。鸡鸭不愁饿肚子了,新的问题又冒出来了!每天数以万计的蛋鸡、蛋鸭产蛋,养殖户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没有销路,还是没有活路!而社区群里,居民们都在抱怨餐桌缺少营养。我当机立断,一方面建议拉动内需,镇内盘活。另一方面指挥清源社工在曹市本地组建了“新农人战疫突击队”,帮助将滞销农产品直供社区。作为全国文明家庭,我的大哥、大嫂、弟弟、弟妹纷纷加入这支志愿铁军。弟妹身怀六甲,仍然坚持通宵达旦为扶贫农产品当客服,一分一厘为农民赶本,扩建了一个又一个义卖群,带动了社区代表下单接龙。然而,网友们隔着屏幕下单容易,成交的鸡蛋想从鸡舍到达他们的餐桌却难于登天。在这个节骨眼上,我的大哥刘蕾,年前才做了心脏支架手术,他豁出性命日夜奔波在洪湖往返沙市的路上。有一次,大家提前计划将一车鸡蛋运往沙市,不曾料想,半夜起了大雾。大哥和几名社工在寒夜中徘徊,一直等到当天中午才风雨兼程赶到。顾不上吃饭,他们几个人还要像闯迷宫一样,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为市民运送鸡蛋。空荡荡的街头寒风凛冽,一股英雄豪气立于荆楚大地。

那些难忘的岁月啊,志愿社工们穿梭于田间地头和城市社区,奔波于羊肠小道和百里高速,每趟往返300多公里,创下了2天成交63万颗鸡蛋、6000斤大闸蟹的销售额,吸引来50吨蔬菜公益采购曹市,农副产品陆续还登上了广东援助荆州医疗救援队的餐桌。2周时间内,减少农民损失超过100万元,避免了合作社血本无归!

战完疫魔战洪魔,我很荣幸自己又能够挺在一线。

微信图片_20201021102043

我包保的梅桥村素有“清湖垸”之称,6342.24亩耕地淹成了一片汪洋,九成面临绝收。排涝、筑坝、疏沟是当务之急。我逐一上门到8个村民小组长家里动员,指挥他们迅速组织村民自救。同时逐片下田跟着小组长们确认灾情,制定施救方案。为了激发自救内动力,我紧急撰写“梅桥村全民抢险排涝紧急动员令”并录制成音频,通过村民广播不间断播报。一时之间,梅桥村男女老少全部闻令而动。梅桥村排涝设施严重不足且老化,村组干部想尽了办法只能干着急。我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紧急撰写了“梅桥村紧急募捐令”。募捐令发布的当天晚上,赈灾善款超过1万元,可补贴购置3台抽水泵,解了燃眉之急!天气炎热,我搬走自家的西瓜为一线排涝人员送清凉。得知隔壁村抢收的10万斤西瓜滞销,我以自己“中国好人”的名誉无偿为西瓜代言促销。消息一经发布,得到了洪湖市扶贫办、各扶贫工作队、曹市镇各村的积极响应。一周内,10万斤西瓜全部售罄,大大鼓舞了扶贫合作社的士气,也提振了受灾贫困户的脱贫志气。

为了持续鼓舞防汛抢险士气,我笔耕不辍,挖掘撰写防汛一线正能量典型,多起新闻稿被洪湖电视台、荆州日报、今日头条、人民网登载。防汛排涝期间,我包保的梅桥村最先大面积脱险。尽管皮肤晒得黝黑,却将我胸前的党徽映衬得更加熠熠生辉。

微信图片_20201021102049

离开繁华的都市,卸下一身的荣誉,重回田野扎根,我乐在其中。很多人却不理解。孔子曾经评价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我觉得自己有颜回之乐。为了不与外界优秀社工拉开差距,今年7月,我以全国统考378分的总分拿到了北京科技大学社会工作硕士学位研究生(非全日制)。接下来2年的每个周末,将去北京求学。很多人问我:“这么折腾,你不累吗?”我想说,追梦人生,无苦不欢。

在洪湖这片红色土地上,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数人用青春和热血捍卫着她的幸福与安宁。作为一名革命老区的社工,我将传承好、弘扬好洪湖赤卫队精神,在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中,书写这个时代社工最美的华章!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