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社工故事精选:从三年“村”晚看农村社工的作用

2020-10-16 10:09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我是长乐天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陈航融,行至三年,在农村从事社会工作,是天朗人不变的选择。三年来,一场场特殊的晚会,让我们看到了这份坚持,最终开出了花。

微信图片_20201016100656

讲述人:陈航融,福州市长乐区天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助理社会工作师,专注于农村社会工作,从事社会工作年限8年。

我是长乐天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陈航融,行至三年,在农村从事社会工作,是天朗人不变的选择。三年来,一场场特殊的晚会,让我们看到了这份坚持,最终开出了花。

2017年初,因着志同道合,我们来到了长乐沿海的一个村庄,在那里开启了农村社会工作的探索之路。

初到农村,经过走访服务,发现:村里的妇女们以家庭为中心,少有娱乐活动。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女性不宜多抛头露面,她们甚至从未设想过自己的梦想。村里的留守儿童、老人缺乏照顾,生活缺少色彩。

于是我们有了一个小小的愿望——为村民们举办一场属于他们自己的晚会。可是,有些村民不太会说普通话,有些村民大字不识几个,演员基础相当薄弱。很多人直到晚会开始的那一刻,都不相信我们天朗能够把这场晚会办起来。但是年轻的天朗人,凭着自己的骨气和团队凝聚力,给一切赋予了希望!

我们的社工喻志琴是外地人,听不懂方言,经常出现鸡同鸭讲的情况,但她不畏困难、坚持服务。无论是链接老师、安排课程,还是陪同练习、购买服装,她都做到了事无巨细。最后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服务对象的尊重和认可,并和他们打成了一片。另外一个困难是:我们想给晚会配备专业的舞台灯光、音响、电子屏幕,但又不能动用项目资金一分一毫。当时还是项目主管的曾文婷为此奔走四方、费尽唇舌,才筹集到晚会所需要的资金。

微信图片_20201016100659

万事俱备,晚会终于拉开了序幕!原本担心会没有观众的近千人的礼堂,最后竟然座无虚席。尽管“幸福夕阳合唱团”的爷爷奶奶们,把“社会主义好”唱成了“夏薇主义好”(方言腔);尽管“牡丹红舞蹈社”的妇女们,下不了腰、劈不了腿;尽管“孺子牛学堂”的孩子们,朗诵到一半紧张得忘了词……但这一切都不影响台下一阵阵掌声如雷。

晚会结束后,年长的阿婆难掩脸上的喜悦和满足,握着社工的手说:“小妹,我结婚的时候都没有穿过这么漂亮的裙子,化过这么漂亮的妆!太谢谢你们了!”;有志愿者感慨地说:“天朗办这场晚会,比我给儿子筹办婚礼还要细心啊!”我们听到台下有观众说:“哇!这比看春节晚会有意思多了!”。我们的赞助方、我们的村委,对我们竖起了大拇指。而这次晚会的成功举办,也让村民们对天朗这一批姑娘们不服输、肯吃苦的精神面貌,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村民高涨的热情是我们延续第二年、第三年晚会的动力。

三年来,我们看到了有目共睹的变化:晚会入场券从无人问津到一票难求;企业家们的赞助一年比一年爽快;村委干部从持怀疑、观望的态度,到后来三个村的村官主动包揽了资金方面的链接。其中一个村的书记还执意要求:要把第三年晚会放到他们村的礼堂举办,并为此特地修缮了村里的礼堂;演员们从第一年完全由社工包办,到如今他们自发组织,自掏腰包,早早就准备了演出需要的服装。晚会的志愿者招募更是可喜:从第一年我们需要多方调配人手,到第三年有私营主带领员工慕名而来,要参与晚会的志愿服务,结果我们担心超员,只好限额报名……

反思这一年,我们更多的充当了桥梁与媒介的作用;这一年我们看到了邻里之间的相处更为和睦,村民和村委之间对话更加频繁;这一年,村民们为村居建设更加积极,人与人的距离更近了;这一年,借着晚会,天朗姑娘们再一次用自己的汗水和泪水,将多方元素盘活了。

舞台上一张张鲜活的面庞,朋友圈一条条肯定和感谢,让我们相信:文化自信已经开始扎根在这片农村的土地上!

微信图片_20201016100702

而三年来,借助晚会的契机,每一位天朗人也都将自己一点一点地嵌入到农村社会服务工作的版图里。我们始终相信:当农村民众活出生命存在的价值与喜乐,当天朗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当“三社联动”发挥作用,我们必将助力乡村治理,开创新时代社会工作发展的新局面!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