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社会工作系教师赵芳育人事迹

2014-01-07 10:49   中国社工时报 投搞 打印 收藏

0

她对自己的专业永远有饱满的热情。社会工作,一个在中国不被很多人熟知但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的专业,很多人为它的成长而痛并快乐着,赵芳老师,无疑也是其中之一。

她,为人师表,心若怀冰,循循善诱,有理有趣,只为传道授业;

她,身为社工,动静有节,束身修行,日复一日,只为助人自助。

她,是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工作系,赵芳老师。

她能够在一次课后,记住几乎所有人的名字,眼睛一扫,便能够发现今天有谁缺勤,于是,即使是寒冬腊月,学生也要顶着寒风按时上课,从不缺勤。她是铁面无私的,曾经有个日本留学生因为缺勤次数太多,而被她剥夺参加考试的资格。她希望学生在每次课上都有所获,她喜欢课堂提问,于是,她的学生课上的每一分钟都在紧随她的节奏,即使是下课后,还三三两两讨论课上的内容,久久不愿离去。她的学生说:“每次上课都神经紧绷,三节课下来累到虚脱,但真的觉得内心充实,我是真正学到了东西的。”

她治学严谨,也希望每一个学生能够传承这样的学风。和她的每一次交流都像一场辩论,她会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到分析逻辑,到最后的结论,一一让学生给出解释。在一次小组报告中,她要求学生解释ppt上的一个词汇,学生结结巴巴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赵老师并没有做任何评论,她只是告诉学生说:“我希望你们真正地去理解了这些东西,让这些东西真正的是你们的了,而不是断章取义去抄袭他人的看法。自己都不甚明了的东西就不能写上去,也不应该讲给别人听。对待学问,我希望你们永远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她以身作则,亲身实践了何为“学术严谨”。她曾经因为一条影片播放的知情同意问题,在国际研讨会上直接指出其有违伦理,她也曾经因为一篇论文题目的用词歧义,在博士论坛上让博士紧张无措。每一个学术项目的指导,从文献综述,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到最终成文,她都密切关注,务求每一个环节都真实严谨。即使是到了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在学生纷纷计划着缤纷毕业游的时候,她依然要求所有人踏实完成毕业论文,让大学的学习能够完满。

对这样“斤斤计较”的老师,不是没有怨恨和不满的。一个项目的企划,她让我们改了不知道多少遍才给过。批评我们做的评估不到位,做事不认真,真是一点都不给面子。但是,当工作结束的时候,我们是真的觉得有学到东西,有真真正正做出了点成绩。“虽然社会工作在现实中受到了很多的桎梏,但是,我们还是应该有所坚持,要秉持我们的伦理和信念。”赵芳老师督导的专业实习点的学生在实习总结会上说。

她对自己的专业永远有饱满的热情。社会工作,一个在中国不被很多人熟知但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的专业,很多人为它的成长而痛并快乐着,赵芳老师,无疑也是其中之一。她始终坚信社工会有明天,也相信社会工作终将用自己的专业改变这个世界。她给自己的女儿取小名为“澄澄”,因为她认为澄清是社会工作最重要的专业技巧之一。曾经有学生抱怨社工不被大众熟知,害得他一遍遍向他人解释社工是什么。但赵老师告诉他:你每多说一遍,不就又多了一个人认识社工了吗?虽然她的学生最终从事社工的人少之又少,但她始终坚信大学四年社会工作的专业训练,教会了学生如何做人,如何为人,这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和技巧必将让学生终身受益。

作为09级社会工作系的专业导师,她坚持每个学期至少应该与全体学生见一次面。对于学生的邀约,她总是欣然前往。她参加过实习分享会,圣诞聚会,元旦聚餐,甚至还参加过学生自己举办的“非诚勿扰”。在现场,她鼓舞每一个勇敢站在台上的同学,要对自己有信心,也要有努力追寻幸福的决心。总有学生问她,我该怎么做,我要做什么。而她的回答是,大学有两件事情一定要去做,一个是想,一个是玩。好好思索自己的未来和人生,好好感悟这个真实的社会,同时,也要把握最美的青春,好好享受。

对于学生的精神状态她总是有最敏锐的观察力。社工系的同学们在大三下的时候参加专业大实习,同时也正是思考未来出路的迷茫时期。一次实习分享会议上,赵老师的目光在环视过每一位学生之后,非常失望地说:“我在你们的眼中看不到以往的激情了,你们的目光中有太多的浮躁。”“遵从本心,活在当下”,这是赵芳老师给学生的建议,“我们可以有不同的追求,但希望大家追求的是那个让大家觉得快乐的东西”。“我的大学同学中,我的工资也许是最少的,但我的学历是最高的。我总是觉得很幸福,因为我觉得我做的是有意义的事情。”德国哲学家、心灵抚慰师威廉?施密德在《幸福》一书中说,幸福,不过就是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对于赵芳老师来说,这个意义,一是为人师,二是为社工。

作为一名社工,同时也作为09级社工系的导师,她坚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辅导帮助学生进步。大一的时候,由于复旦学院班级设置的原因,社工系的同学们还分散在各个班级中,平时与赵老师的接触大多是在专业课时间,但赵芳老师已经通过自己独特的慧眼对大家有了很深的了解。有的同学刚刚步入大学阶段,感到困苦不解,去向赵老师寻求帮助,赵芳老师专门给她做了个案辅导。而今,回顾过去的四年大学生活,这位同学由衷感慨,赵芳老师当初的辅导确实对她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记得大一刚刚结束的时候,第一次导师见面会后,赵芳老师就与几位同学私下进行沟通,根据平时对于大家的了解,犀利地提出希望大家改进的方向。有的同学当时有些不服,认为这短短一年的接触不足以让一位老师真正了解自己。然而,四年过后,回想当时赵芳老师所说的一字一句,大家不得不佩服,赵芳老师原来早已比当年的自己更懂他们。

从事社工,是她追寻自己人生意义的过程,也是她对这个社会的责任感所在。这个社会有太多的不完美,作为社工,我们能做的很有限,但我们尽力在做。她是一名学者,她追寻社会的真实,也探索解决之道。她相信每个人都力量,只是我们已经沉默太久了。她曾经这样告诉她的学生,你们是复旦大学的学生,作为这个社会的精英,你们必须对人类的未来有更好的思考,对社会发展的责任有所担当。“我一直都记得这句话,我想我也会一辈子记住这句话。想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能深切感觉到我是复旦人,我和别人是不一样的。”赵老师的一个学生如是说。

她用自己的坚持影响着她的学生。她的学生在专业实习之后,这样写道:实习的时候,也许只是陪人家聊聊天,帮着他们倒杯水,课上所学的任何专业技巧都还没有派上用场,他们的根本困难也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但他们依然对我们绽开微笑,依旧感谢我们所做的一切。我觉得当时自己的内心一下子就满了,那是一种很难言说的快乐。虽然明白自己的力量有限,但这样有限的力量如果能够帮助更多人,那么,也不枉我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在即将毕业的时候,她的学生也曾这样写道:她教会我,在生活中,要坚守自己的人生信条,无论现实与理想、自我与他我产生多大的裂痕,都要带着一股信心、秉持自己的专业理念去做好工作,哪怕这件事在别人眼中不值一提,哪怕这件事与社会风气格格不入。迈着风一般的步伐、洋溢着青春的微笑、带着社会工作者最强调的价值理念,迎接生活中的挑战。

来到复旦,遇到赵芳老师,开启了这四年的心灵旅程,是每一位09级社会工作系学生一直的感恩。谈到对赵芳老师的评价的时候,同学们都体会到一种深情的词穷,似乎没有什么词可以准确贴切得表现这样一位导师的存在,只记得莎士比亚曾在剧中借女主角之口评价哈姆雷特是“学者的辩舌,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或许只有这十五字方可稍许表现赵芳老师作为一位优秀导师的品格,而不至于掩盖了她的光辉吧。在如今这样一个追名逐利、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还有人这样坚持复旦“自由而无用”的灵魂,在理想与现实的拉扯中,始终坚持自我,坚守信念。赵芳老师,用她的信念和坚持,成为学生心中永恒的一泓清泉。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