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社工故事精选:我的社工11年

2020-09-25 10:46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我愿意以一份平常心、一种专注的精神,做出社工行业的“工匠精神”;以工匠之精神,深耕社会工作前线服务,直到下一个11年!

我的社工11年

微信图片_20200925104402

讲述人:刘磊,东莞市正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见习督导,中级社工师,从事社会工作11年。

微信图片_20200925104355

自2009年6月在深圳成为一名社工开始,转眼已走过11年的春秋。回首社工道路,有诸多感慨,谨以几段小文,回顾我与“社工”走过的青葱岁月。

一、本非吾爱,日久生情

作为被专业调剂的学生,在长春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经历了四年的迷茫,一直到2008年临近毕业,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方向:专业知识学得一知半解、社会上没有对口的工作岗位、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当年的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也因为错过缴费时间也没有报名成功……一切的不利因素,让急于就业的我早早的到南方城市找工作,尝试了几种不同的岗位,体验着生活。后忽闻深圳成立了民间社工机构、政府购买岗位、同班同学已经开始正式上岗,成为一名正式社工了。此时开始有进入机构从事社工的愿望了,但是因为没有参加当年的社工考试,无法“持证上岗”。于是我就一边打工,一边准备考试。2009年6月,我终于进入深圳的社工机构,成为一名医务社工。

在从事医务社工的两年里,我完成了从把社工当初一份糊口的工作到一份职业理想的蜕变。在一次次为住院病人和家属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让我感到社工工作的平凡和温暖;在资深香港督导手把手的传授和身体力行的理念传达中,让我感受到了什么叫“生命影响生命”;对香港社会服务的参观、香港社工服务专业性的尊崇,燃起了一团要发展内地社会工作的烈火。

后来,从事过几个不同的领域的社工服务,每一个领域都让我感觉到作为社工的价值:平凡而伟大!11年来,虽然身边的同事换了一波又一波,但是社会工作对于我,已经不仅仅是一份工作,社会工作的理念和价值观已经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作为“老社工”也感到了对这项事业的一份责任。

二、 迎难而上、践行使命

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所有的理论、所有的理念,只有在参与社会建设、服务群众的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

无论是在医院里为那些面临缺少医药费、没有家人照顾、遭遇情绪危机的病患们奔走;还是在妇联领域中为家庭暴力受害者提供援助和支持、为有婚姻情感困扰的家庭进行辅导,我都感觉到自己的力量虽然薄弱,但是一份真诚、一份热心、一份理解,对于当事人来说,已经是一种支持和帮助。

无论是在社区服务中,组织青少年发展多元智能、助力心理健康成长的主题活动;还是在退役军人服务项目中组织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社会、彰显退役军人荣誉,我都感觉到社工是每一个居民身边亲切的朋友,是以优势视角看待世界的正能量传播者。

无论是作为深圳首批医务社工,积极推动医务社工的服务模式和经验的总结;还是赴命到新成立的社区服务中心带领小伙伴在社区播散社工服务的种子,终于收获充满爱的社区环境;无论是到新成立的东城岗贝白玉兰家庭服务中心做主管,率领团队多次斩获团队荣誉表彰;还是成为东莞市第一批退役军人项目社工,将多年的社工实务经验运用于退役军人服务这个新的领域,做积极的尝试和探索……

我都愿意以“拓荒牛”的开拓精神和“螺丝钉”的奉献精神,在社工之路继续走下去。

三、紧急介入、危机有我

2010年,深圳富士康发生员工连续跳楼事件。我在深圳市民政局的统一安排下,以专业社工身份紧急进驻富士康企业。连续两周持续为做富士康员工做心理危机情况排查及心理危机干预,与政府、企业和同行们一起化解了员工的集体心理危机。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我一方面参与到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等单位组织的“抗击疫情心理援助计划”在线接听“居家隔离观察者”和“疫区群众”的心理咨询电话。已为多位来自四川、江苏、湖北等地区受疫情影响产生心理应激和心理危机的求助者提供短时心理危机干预。另一方面,利于工作岗位,参与到东莞南城的社区“抗疫”工作中。每天走街串户,上门到社区工厂、写字楼、超市、旅店、汽车维修店等单位,面对面指导企业负责人按照要求做好企业复工的安全保障措施,检查各项疫情防控设施和流程条件是否符合市有关规定。有利支持了社区的“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工作。

作为督导人员,我还利用网络为督导的社工开展集体督导和个别督导,指导服务站点做好疫情防控下的服务开展,舒缓疫情防控背景下给同工个人和服务开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持续学习、学以致用

作为一个心理敏感但是不擅长社交;胸怀宽广、善于倾听却没有艺术细胞的“直男”,我把更多的经历放在了学习上。除了各种在职的继续教育培训、讲座,我还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平均一年读书50多本。除了社会工作和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文学和历史也帮助我更加理解人的情感和社会的发展。思想有了来自书籍的滋养和来自一线服务的体会,我开始有一些案例、文章发表在在《中国社会工作》、《中国社会报》、《东莞社工》等专业杂志;以及利用新媒体,在“社工中国网”开辟专栏、在“社工观察”公众号发表文章。

从事督导的过程是“教学相长的”。 面对同工在服务中的困惑与问题,一方面以“人本主义”的理念,从促进同工个人成长的角度帮助同工面对工作的困难;另一方面又采用“寻解治疗”的技巧,让同工从自身经验和资源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直接为其提供方案。多年的督导工作,已经有多位同工从年轻的社工成长为督导人员或机构管理人员;而收获更大的则是,我在给同工督导的同时,大大促进我的进步,增加了我的不少“间接经验”,真的是“教学相长”!

除此之外,我在总结长期服务经验的基础上,为社工同仁开展“社工需求调研”、“社会工作理论梳理”等主题的专业培训,分享经验和体会。

五、穿越迷思、从容前行

11年走过来,我从青涩的青年步入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中间确实经历过不少的迷茫,比如社工待遇偏低迟迟不能改善、比如自己的职位升迁为什么那么缓慢、比如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到底体现在哪里、比如社会工作的发展到底怎样才是更好的模式……

在最感到迷茫的时候,我进行了一场长途骑行,一个人骑行在从大理到拉萨的路上,我学会了心态平和:平平淡淡才是真。

回首多年的社工之路,我看到了自己的拥有:这些年也无论是个人、还是团队,也收获过不少的荣誉和奖项;

展望未来的职业生涯:有用人单位的重视、有领导的器重、有一帮同样心怀梦想的社工小伙伴、有能够每天接触服务对象的机会,想他们所想,为他们服务,收获他们的改变和成长……夫复何求?

虽然做社工要“守得住清贫”,但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微信图片_20200925104406

我愿意以一份平常心、一种专注的精神,做出社工行业的“工匠精神”;以工匠之精神,深耕社会工作前线服务,直到下一个11年!

  • 关键字
  • 责编:王晨宇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