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钦燕和小朋友一起做立蛋小游戏。
福州晚报记者 何佳媛/文 林双伟/摄
“今天是夏至,我们来尝试立蛋吧!”21日,在晋安区象园街道连辉社区居委会,林钦燕温柔地说。“我来,我来!”20多名小朋友跃跃欲试。
林钦燕带领的福悦社工团队,当天在象园街道连辉社区接连举办了4场活动,内容从国学书法、健身运动、植物科普到美食分享,吸引了近百居民参与。
32岁的林钦燕做了10年社工,去年底被评为第一批“闽都英才”社会工作人才。
留守儿童一幅画 让她接纳这一行
小时候,林钦燕梦想当医生,治病救人。高考那年,她没能如愿,填报的是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最终被调剂到社会工作系。什么是社工?当时她迷茫又失落。
大二暑假,她跟着老师去连江服务留守儿童。老师让孩子们画“我的家”。其中一个小朋友的画刺痛了她。
“他把父母和自己放在画的两端,还把自己画在框格里。”林钦燕说,“原来,他的父母在海外打工。他从记事起,就没有父母的陪伴。他说不需要爸爸妈妈赚很多钱,只希望他们留在身边。那一刻,我突然明白,社工可以给孩子和老人陪伴与支持,是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
“社工收入低且不稳定,跟我同一届大概有90人,还在福州做社工的只有三四个。”她笑着说,“家里人一开始还以为我被骗了。现在慢慢理解了社工行业,也很支持我。”
回福州做社工 甘当“开荒者”
2010年,林钦燕大学毕业,本想在福州做社工,却在找工作时接连碰壁。“当时的福州没有社工行业发展的条件。”她回忆说,“我想提高自己的能力,所以去了社工行业比较发达的广州。”
在广州,林钦燕所在的团队,成功运作了多个社会服务项目。她逐步成长为可以带领团队的优秀社工。
“福州专业的社工团队非常少。”林钦燕感叹道,“当广州有几百家社工团队的时候,福州只有几十家。我是福州人,很想在福州做社工。”
2016年,林钦燕回到福州,组建“福悦社工”,希望成为福州社工行业的“开荒者”。
“辉同繁响”项目 社区治理亮点
林钦燕做事极有韧劲。刚回到福州,她就接到了一个项目。每天早上,她坐着首班公交车,从仓山城门的家里出发,近两个小时后抵达服务的社区。就这样,她坚持了3年,从不觉得辛苦。但是,因为双方理念不同,她不得不结束这个项目。
此后是漫长的寻找,她想找到理念相符的社区。去年,她找到了象园街道连辉社区。这里正在实施“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闽台融合社区营造试点项目。社区党委书记吴紫微热情接纳了社工团队,并无偿提供活动场地。
林钦燕说:“社工团队是资源整合者,可以对接各类社会组织进入社区服务。”
目前,林钦燕在象园街道连辉社区推动的“辉同繁响”项目,已成为晋安区探索社区治理的一大亮点。他们引进台湾社区营造专家,培育本地社会组织,孕育推广社工品牌,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社区。比如“连辉小私塾”项目,开设多项课程,全部免费。
21日中午,林钦燕和热心居民一起,把刚出炉的蛋糕,送给社区困难家庭。她推动的爱心敲门行动,已经服务了两百多户困难居民。爱心企业也发动起来了,推出便民服务日活动,为居民义诊义剪。
“最困难的日子,整个团队没有项目,我都没有放弃,现在我更加坚持做社工。”林钦燕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