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下半年,37岁的高艺还是一家民企的高管,月入过万。通过接触“助人自助”的社会服务体系,她告别了企业高薪,加入到广州新跨越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成为一名社工。在荔湾区昌华街、白鹤洞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高艺领着一群怀有同样理想的热心人,为鳏寡孤独排忧解困;并承接帮助失独家庭的“暖心行动”项目,让一个个失去温暖的家庭,重燃生存的希望。
好人说:“可能收入减少了一些,但是我却收获了更多的快乐,能给别人提供帮助,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
因爱心转角色:
职业转变带来更多快乐
高艺是中文系教育专业出身,大学毕业后进入高校,当了两年老师。后来,她进入一家提供人力资源的企业,一直做到月入过万的高管。2010年下半年,因为工作的关系,她开始接触到社会服务,并发现这种“助人自助”的专业社会服务在国外已发展得比较成熟,拥有专门的服务体系和工作方法。这一发现,正好解决了她在公益服务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于是,她再一次转行,正式加入广州新跨越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踏上了社工之路。
对于角色的转变,高艺是这样看的,“可能收入减少了一些,但是我却收获了更多的快乐,能给别人提供帮助,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正是这种助人为乐的爱心,让她在职业上作出了第二次改变。这几年,她先后担任了荔湾区昌华街、白鹤洞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负责人,为社区里的孤寡老人、贫困家庭等弱势群体提供帮助。2014年,她带领同事发起帮助失独家庭的“暖心行动”,将力量注入那些失去孩子的父母心中。
以热心融“坚冰”:
让他们重新拥抱世界
社会工作这一概念在国内兴起的时间并不长,人们对它的了解有限。此外,被界定为社工服务对象的群体一般都相对弱势,有些人甚至在自己和外界之间树立起一道心墙,这也为社工开展服务造成了困难。面对这些,高艺和她的团队怀揣一颗热心,用温和委婉的方式慢慢靠近服务对象的心。
“暖心行动”是新跨越针对荔湾区失独家庭的专项服务,致力于为失独家庭提供物质上的帮助和心理上的关怀。一些失独家庭经历孩子的离去后,蜷缩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和外界交流。高艺及她的团队采用“迂回战术”,先用一本名为《暖心的力量》的绘本尝试着打开失独者的心扉。《暖心的力量》用丰富的色彩,温暖的笔触,描绘了一对夫妇如何走出失独阴影,重新拥抱生活的故事。这小小的绘本,是打开服务对象第一道心门的钥匙。
现在,“暖心行动”的社工和服务对象拥有一个微信群,有70多个活跃用户,他们在群里聊天,重新伸展出感受生活的触角。高艺说:“现在每个周三都会有十几个家庭到活动中心来,学习手机的使用或者是聊聊天。”这些看似简单的社交,对于那些原先封闭的失独家庭来说,却是很大的改变。
以耐心换信任:
每一颗心都渴望温暖
不少人初次接触到社工服务时,都不太相信会有人愿意无偿帮助自己。因此,在向服务对象提供帮助前,社工会想办法先取得他们的信任。家访是社工了解服务对象并提供服务的重要途径,但是有些对象却很反感社工上门。遇到这样的情况,高艺并没有轻易放弃,而是抱着理解的态度,转而采用电话访问的方式和服务对象谈心。
“既然他们不愿让我们上门,那我们就想办法把他们请出来。”高艺笑着说。
高艺回忆,独居在南源街的黄姨,最初特别排斥社工,会要求给上门家访的社工拍照,以防自己被骗。直到有一次,黄姨生病了,社工们前前后后跑了一个多月,悉心照顾她,并通过社保帮她报销医药费。此后黄姨才放下戒心,开始向社工敞开心扉。
另一位住在芳村白鹤洞的服务对象,在逼仄的房间里收养了10多只猫。猫儿们给附近的居民带来很大麻烦。居委会出面好几次也无法解决这一难题,便向社工求助。高艺和同事们来到服务对象——一位年迈的阿姨家中,帮她把家清扫干净,并积极帮猫儿们寻找新主人。为了让阿姨能安心交出小猫,社工们还带着阿姨去“勘察”猫的新家。
让阳光照我心:
社工需要更多的正能量
由于服务对象大多属于弱势群体,社工长期与他们打交道,阅尽了人生百态。
高艺说,有一次他们踏进一位服务对象的家,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小阁楼,逼仄破烂。看到这样的环境,他们心里都不好受。特别是对于刚入行的新社工来说,在提供服务时会带入很多个人感情,如果没有调整好自己,心情会长期落在谷底。
高艺说:“我们会经常采取团建的方式给社工们打气。”团建,即团队建设,由督导给社工们进行培训,让社工们感觉到并不是自己在单独作战。高艺的团队每个星期都会开总结会议,在加强团队管理的同时,还能促进服务质量的提升。
提及广州社工的发展前景时,高艺认为,现在社工这个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专业社工的欠缺。按照人口总量来看,广州对社工的需求缺口还很大。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社工的待遇不高、社会地位没有得到认可、难有成就感。热爱社会工作的她,希望社会可以给予社工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