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老社工”刘创新:第一批社工更有闯劲

2014-03-13 09:32   南方都市报 投搞 打印 收藏

0

至今,刘创新已拥有6年社工从业经历,比东莞社工工作发展的历程还多一年。“我们最早这批社工没什么人带,反而放得开,有种闯劲。

6年社工历程,最难忘在灾区帮灾民重建家园   <p>    刘创新在灾区组织孩子们开展活动。受访者供图</p>

刘创新在灾区组织孩子们开展活动。受访者供图

黑瘦、戴着一副金丝眼镜,刘创新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踏实。今年30岁的他已经做了6年社工。对他来说,在这6年中,最难忘的是在茂名灾区帮助灾民重建家园。而谈起现在的社工与最早那批社工的差别,刘创新毫不犹豫地说:“第一批社工更有闯劲。”

从业6年 现为东莞首批见习督导

刘创新是广东茂名人,2008年6月毕业于广东工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当年2月,尚未毕业的刘创新便在深圳一家社工机构正式上岗。2010年4月,刘创新成为东莞市普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一名社工。如今,他是麻涌鸥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主任,也是东莞首批见习督导之一。

在民政部日前公示的第三届全国优秀社会工作案例评选结果中,由刘创新跟进的“母爱护航家庭重生———多重弱势家庭个案”拟获三等奖。

至今,刘创新已拥有6年社工从业经历,比东莞社工工作发展的历程还多一年。“我们最早这批社工没什么人带,反而放得开,有种闯劲。”相对于资历较深的社工,刘创新认为现在新上岗的社工有些依赖性,“因为尝试的机会少了。同时,信心也不够。”刘创新举例,在社区开展康乐活动是社工前期服务中很重要的一环,对社工技能的要求却不是很高。“但他们还是没有信心,他们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把活动搞得丰富,但忘记了搞活动的最终目的——— 跟居民更好地接触。”

刘创新建议,新社工要尽可能地多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升信心。“不要怕,只要方向对,慢慢就会达到目的。”

灾区工作实践危机介入

2012年10月,茂名遭受特大洪灾,刘创新作为东莞唯一一名社工代表,跟随省救援队前往茂名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并在那驻点工作了两个月,帮扶了20多个个案。

有一次,在灾区走访时,刘创新看到阿娟(化名)正一个人无精打采地收拾洪灾后零零落落的家当,便上前跟她聊了起来。原来,阿娟唯一的儿子在洪灾中丧生,生前刚刚学会走路。“说起小儿子,她马上就哭了。”由于阿娟的丈夫阿伟(化名)一直忙着灾后建房,没人听她诉说心底的悲痛。遇到刘创新后,阿娟此前一直隐忍的情绪得到了宣泄。

当时,阿娟还怀有身孕,刘创新鼓励她多注意身体,保证营养。“社工危机介入,最重要的是要让服务对象看到希望。”

一年后,刘创新去探望阿娟一家,他们的儿子已降临人世,重建的房子也有很大进展,一家人开心地和刘创新合影。

FACE

人物:刘创新

年龄:30岁

职业:麻涌鸥涌社区

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标签:他跟进的“母爱护航家庭重生———多重弱势家庭个案”拟获第三届全国优秀社会工作案例三等奖

  • 关键字
  • 社工
  • 责编:姜妍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