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的“青年地带”

2014-05-09 14:40   南方日报 投搞 打印 收藏

0

他们曾是一群孤独的前行者,始终执着追梦。今年“五四”青年节,这个平均年龄只有26.7岁的年轻团队荣获“广东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

记者 雷雨 通讯员 蔡立

社会组织的“青年地带” - 中国社工时报 - 中国社会工作人才服务平台

“青年地带”成立4周年之际举行了成果展。资料图片

他们曾是一群孤独的前行者,始终执着追梦。

六载春秋,他们致力于社会服务的创新:走访、调查、实践,填补政府在社区服务方面的空白;预防青少年犯罪,老人陪护……以个性化和专业化的服务,满足社会群体特别是困难群体的需求,探索出一条社会协同治理的新路。

这群年轻人,就是来自广州市海珠区启创社会工作发展协会的社工。怀揣着一个共同的公益创业梦,他们走到一起。今年“五四”青年节,这个平均年龄只有26.7岁的年轻团队荣获“广东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

填补空白

在2008年以前,我国内地社工还是“一穷二白”:默默无闻,缺乏专业化。

在中山大学社工系教授罗观翠的带领下,现任执行总监廖焕标与其他4位毕业于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80后”年轻人,创办了广州市海珠区启创社会工作发展协会(以下简称“启创”),这是广州第一个专业社工组织。

年轻的“掌门人”廖焕标,被熟悉的人唤作阿标。他是中山大学社工专业招收的第一批本科生,放眼当时班上35名同学,第一志愿报考者为零。

2005年阿标大学毕业。“如果要说专业对口,我就应该是毕业即失业了,因为在2006年之前,国内还没有专门从事社会管理或社会治理创新的工作。”在彷徨的两年中,阿标专门帮助青少年戒毒,每年接手个案500例。

2008年2月,阿标迎来了人生中的一个转机。广州市海珠区被确定为共青团中央首批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试点。启创借鉴香港社工发展经验,成立“青年地带”青少年服务项目,率先探索“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模式。政府一口气资助了200万元,共青团海珠区委进行统筹和监督,启创则作为服务承接方。

就这样,一个刚刚大学毕业两三年的年轻人,开始去思考一系列“宏大的问题”:政府购买服务机制的社会组织应该怎么启动,社会建设要怎样做,青少年服务可以怎样开展。

上一页 1 2下一页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