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健全志愿服务制度 从物质情感解义工后顾之忧

2014-03-24 10:48   南方日报 投搞 打印 收藏

0

近日,佛山市创建办、团市委召开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化新闻通气会表示,佛山市将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制度,并将在全市选取8个点总结推广南海桂城“关爱中心”的“社工+志愿者”模式。

近日,佛山市创建办、团市委召开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化新闻通气会表示,佛山市将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制度,并将在全市选取8个点总结推广南海桂城“关爱中心”的“社工+志愿者”模式。

激活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温暖的能力,志愿服务制度化是可以探索的道路。但义工和社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作为社会工作者,社工不是活雷锋,他们要“吃喝拉撒”,合理的收入是保障。然而目前的社工机构也遭遇了资金匮乏、没有稳定的服务项目、社工流失等瓶颈,制约了社工组织的壮大。

人们期待社会组织走专业化、市场化的道路,高效配置资源,提供优质、细节服务。但社工是全能人才,却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大仙”,如果收入微薄,自然无法长久。政府给予信贷、政策、培训等扶持,也要购买社会服务“造血”,更要借鉴社区服务量多质优的香港等地,公共财政提供充足的支持。

另一方面,通过电子义工证、时间银行等实现社会回馈志愿者,虽然改变了爱的“单向流动”模式,但离良性循环还有段距离。必须看到,有的义工因病返贫,或突遇意外,物质帮助何等重要。像南海给义工购买保险(放心保)就是积极思路,从物质、情感等多方面为义工解除后顾之忧,这样的反哺才能营造大爱氛围。只有政府推出优良的制度设计,社会救济的支援网络方能尽快介入。

善待好人,就是善待我们自己。任何制度具有操作性,推行更容易,民众的接受才无障碍。不管这模式那点子,无论是突破社会组织发育、还是义工文化的不成熟,目前最需要真金白银的“惠顾”。否则,制度只是“条条框框”,无法生存的社工怎么与义工融合?

  • 关键字
  • 义工
  • 责编:姜妍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