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培养高素质社工人才 服务社会治理创新

2014-12-24 10:32   成都日报 投搞 打印 收藏

0

推进职业化的社会工作,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是深化社会管理改革的必要举措。一直以来,成都都在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社工人才,为社会治理创新服务。

原题: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人才 服务社会治理创新

推进职业化的社会工作,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是深化社会管理改革的必要举措。一直以来,我市鼓励社会工作者参加提升学历的在职教育,探索建立知识普及、学历教育和专业培训有机结合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本土化进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逐年壮大,社工项目在服务社会治理和创新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

强化专业素质提升

免费对全市持证社工继续教育培训

据市民政局最新统计,今年,全国社会工作职业资格水平考试成都地区报考人数为6155人,较上年度增加2609人,增幅为73.6%;考试通过1017人,其中,取得助理社工师资格人员882人,取得社工师资格人员135人,比去年增加353人,增幅达53.2%。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逐年壮大,凸显我市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在加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方面,从2012年起,市民政事务中心、市社会工作者协会联合举办成都市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继续教育培训,为全市持证社工免费开放。

今年10月24日,第三十期专题讲座课程在四川大学华西校区新教学楼多功能厅完课,意味着本年度30期课程全部结束。据介绍,继续教育培训的课程每期4个小时,集中为社工教授社会工作伦理价值、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工作实务方法及与服务领域关联的学科知识,培训由驻蓉高校、研究机构等在社会工作服务领域造诣深厚的专家、骨干教师亲自授课。今年,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持证社工共有5392人次。

为增进社工的专业服务技巧,我市邀请香港、台湾等地资深专业督导,对学员进行培训并全程跟进。今年选拔了2014成都市社会工作初级督导人才培训班学员38名,在2012年、2013年社会工作初级督导培训班中选拔29名优秀学员进入2014成都市社会工作中级督导人才培训班。

学员们通过深入的理论学习,整体上掌握社会工作督导的知识,将理论知识与自己的社会工作实务经验结合内化。此外,督导还带领学员深入社区,实地锻炼。在成华区踏水社工,初级督导人才培训班学员组成六个小分队,通过“摊点”与“入户”等方式深入每个院落,通过与居民建立初步关系,逐步了解居民需求,收集居民对社区发展的建议和需求。

在成都还未有其他社工专业机构开展督导培训的背景下,社会工作督导人才培养项目探索了高层次督导人才培养路径,初步建立了社会工作督导晋升体系,为本土社工督导人才培养实践指引了方向。

增进实地服务能力

建设两个社工专业人才实务培训基地

每周四下午,在全兴小学社工站,都会看到一群学习兴趣盎然的家长,这正是“心手相牵”父母学习成长工作坊。活动中,家长在角色扮演中,检视自己行为模式、家庭互动方式;通过完成“家庭作业”,调整亲子沟通方法。不少家长表示,“受益颇深,要把体验学习到的亲子关系技巧运用到生活中。”这是今年成都市学校社会工作示范项目开展的一个小小片段。

今年,我市先后启动“成都市学校社会工作示范项目”和“成都市社区社会工作示范项目”,并同步在两个示范项目地建“成都市社工专业人才实务培训基地”,承接成都市各类社工专业人才在此进行实务实训。在反复调研、摸底评估下,两个示范项目分别确定在全兴小学和成华区桃蹊路街道踏水社区开展。

成都市学校社会工作示范项目在全兴小学设立社工站,配备专业社会工作人员,为全校师生以及学生家长提供全方位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同时在成都市行知小学、成都市华西小学提供偶到服务。项目主要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家庭,并覆盖到所有的同学、老师,有效搭建学校、家庭及社区三方平台。

自6月启动以来,在全兴小学开展了“做他人的榜样,做自己的英雄”兴雨志愿者小组、“给力青春,你我同行”人际交往小组、“给力青春,你我同行”人际交往小组等活动,并针对特殊学生需求进行个案工作,促进学生学业、社交、情绪及人格方面全面、健康成长。

在踏水社区,成都市社区社会工作示范项目在府青路东街成立了社工中心,以此为依托,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元化的具有预防性、支持性和发展性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在前期社区走访、居民访谈、入户调查等需求评估基础上,项目从9月份正式实施,中秋同乐游园会、社工进家庭、重阳国庆主题茶话会、社工服务进院落等活动的开展,针对性地根据居民需求,提高更优质服务。

与此同时,作为实务培训基地,两个项目陆续开展了3期项目社工专业实务能力提升训练,邀请资深专业督导给项目社工团队进行实务督导,不断加强项目社工的专业素质、提高专业能力。

加强社工项目支持

28个社会服务项目获市级财政支持

社工的专业能力水平,集中体现在项目服务中。我市积极支持推动专业社工项目的开展,今年我市有3个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独立申请承担民政部、李嘉诚基金合作的“大爱之行——全国贫困人群社工服务及能力建设项目”,获得资助金40万元;5个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独立承接省民政厅“三区”计划补助项目,获资助金74万元。市级财政今年补助220万元,确定实施28个社会服务项目,目前各项目服务正接近尾声。

由成都市朗力社工中心负责执行的“‘一缕阳光·送暖筑巢’社区宅居老人服务项目”在猛追湾街道辖区实施,为社区低保、残疾、空巢老人提供专业服务。“我们从今年7月份开始开展项目,主要为社区低保老人提供爱心午餐,对残疾老人提供上门康复服务,志愿者上门关爱空巢老人,针对社区危机老人还有个案辅导、身心治疗小组等。”该项目负责人付蕾介绍,项目将持续至明年12月,目前已与 23 位老人签订了爱心午餐协议,每周一次上门为 9 位签订服务协议的社区残疾老人提供康复服务。

爱心午餐很受老人们欢迎,每天临近中午12点,在“东街社区郎力养老服务中心”,老人已排队坐在就餐区。丸子汤、芹菜肉丝、炖萝卜等,简简单单的家常菜,更适合老年人口味。“每天中午都来,娃娃们都上班,中午就一个人在屋头,这里方便干净。”80岁的谢素华老人自带饭盒,边吃边跟周围的老人们聊。

作为“大爱之行”的重点示范项目,由成都市同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的“长期病患与晚期癌症患者社区照顾试点项目”正在火车南站街道开展。

精心为老人准备集体生日会,帮助长期瘫痪老人的伴侣学习按摩培训,志愿者定期上门陪护……针对社区长期病患、高龄、独居、空巢老人、癌症患者及其家属,逐步形成服务对象的社区支援网络结构,即长期病患的个人网络、志愿者联系网络、有共同背景和兴趣的对象的互助网络、邻里合作网络、社区授权网络的共同支撑。项目负责人王孝英介绍,在接下来的项目开展中,将会注重完善这种网络,整合社区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多的关怀和支持。岷轩/文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