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风采|硬汉社工是暖男 助力寻亲两百人

2017-10-18 10:45   广州日报 投搞 打印 收藏

0

“有难题找老熊!”自2013年进站,来到市救助管理站4年,社工熊军民扎根基层、脚踏实地,树立了一个“社工硬汉”的形象,帮助了近200名受助人员成功寻亲,回归家庭,其中滞留3个月以上的特殊受助人员42人,保持了站里为特殊受助人员寻亲成功人数最多的纪录。

社会工作者,给人的印象应该是慈眉善目、温和温暖,似乎与“硬汉”不搭界。但在救助管理领域,就有这样一名社工,他年过半百、年龄偏大,站里的同事们都亲切地称其“老熊”,被他帮助过的受助人员都尊其为“熊师傅”。

“有难题找老熊!”自2013年进站,来到市救助管理站4年,社工熊军民扎根基层、脚踏实地,树立了一个“社工硬汉”的形象,帮助了近200名受助人员成功寻亲,回归家庭,其中滞留3个月以上的特殊受助人员42人,保持了站里为特殊受助人员寻亲成功人数最多的纪录。

专啃“硬骨头”:

指引走失受助人员回家

要说救助管理站里哪项工作最棘手?危机处理和特种群体的身份查询,是救助管理领域公认的“硬骨头”。但老熊却是那个不回避“硬骨头”,能把“硬骨头”啃动、消化的人。在东莞市救助管理站里,同事们称他是精神狂躁者的镇静剂,人格障碍者的知心良友,为一个又一个的走失受助人员燃亮了指引回家的明灯。

今年7月4日,警方护送了一名阿婆来站。老人只能说方言,可听懂部分普通话,不识字,有老年痴呆症状,具体信息不详。老熊通过口音,分辨出阿婆来自湖北省天门市。在连续三天多方查询后,老熊联系上了老人的孙子孙女,7月6日来站,将老人接回家。据了解,这位阿婆1921年生,现年已经96岁高龄,是近年东莞市救助管理站寻亲成功最年长的受助人员。

而类似这种受助案例比比皆是。2016年11月4日,由民警护送来站的一位大爷,神志正常,写一手好字,自称88岁、名“曹军”,湖北省武穴人。经反复核查,老人提供的是虚假信息,属故意隐瞒。

正当大家都束手无策时,老熊来了,经过他一个多月的耐心心理引导,老人终于说出了实情。12月7日,老人儿子、女儿、侄子来站,见面后跪在老人的面前,抱着老人嚎啕大哭。原来,老人因家庭矛盾,早年负气离家出走,家人苦苦寻找了多年。

拥有“强硬件”:

撰写多篇论文并推广实践

而其实在2013年3月,老熊刚刚进到站里工作时,那时的他业务还不熟悉,知识储备不足,工作起来倍感压力。但老熊没有气馁,利用点滴时间抓紧学习,这一切,站领导看在眼里。上班时,老熊努力学习救助管理政策法规,留心观察同事怎么处置各种情况;外出学习时,他认真听取专家教授授课,仔细观摩其他救助管理机构的经验做法,积极走访各社会工作机构,取经问道。

在市救助管理站中,老熊虽年长,但先后通过了全国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职业水平考试,是市救助管理站第一个、也是唯一取得以上“三证”的社工。

与此同时,老熊注重学有所用、学以致用。他牵头制定了救助管理站志愿者服务规范,指导并带领两所大学的社工专业学生在站实习。他把微项目服务运用于救助管理社工岗位,建立了流浪乞讨人员认知行为矫正的“有智者”项目,“在站寻亲、让爱回家”微项目。

他结合救助管理站“道德讲堂”开设了“社工讲堂”,每月向全站工作人员宣讲社会工作实务经验。

此外,老熊还在业余时间撰写了《关于流浪救助服务引入社会力量的一点思考》《行动研究在救助站社会工作中的应用》《社工介入流浪领域的现状与反思》《关于广东本土社会工作发展的一些思考》等理论文章,多篇论文获奖,部分研究成果在东莞市救助管理站得到推广运用。

  • 关键字
  • 社工
  • 责编:张燕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