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务社工对急重症患者“社会融入与再社会化”问题的深度思考

胡观昕 2021-06-11 07:51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医务社会工作在患者住院期间及医患关系的协调和处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对于急重症患者再社会化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却常常被忽视、文章主要运用访谈法、观察法、心理问卷法对临床患者社会融入与再社会化前期的共性特征进行收集与简要分析。

“社会化与再社会化”这对概念你最早认识他的时候或许是在《社会学概论》的课本里。而如何找到简单文字概念背后蕴含的思维框架和逻辑体系并将其运用到急重症患者社会融入与再社会化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或许要从很多人向我提出的一个问题开始。

“为什么在医务社工、禁毒社工这些服务对象同质性高的领域,之前在社区社会工作实务和实习中的很多方法都不管用了?”

在当下很多为了追求社会效益而开展的只重视参与人次而不注重活动质量的项目中;在为了做活动而做活动的第三方要求中,社区治理中的社工介入关注的一般是表象化的“浅层次需求”而仅仅以满足各方浅层次需求的活动或者项目嫁接到“同质性强”的群体中实则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因为这些表层的状态和他们内心的实际需求之间不匹配、不对等。现实中医务社工又非常亲睐病友座谈会、病友生日会、节目表演、志愿者慰问这些形式化的活动样式。这些表面的氛围表面的融洽实际并不是急重症患者目前所急需的,或者说并不是患者所期望的,从客观上那疾病患者有着怎样的需求?

前面我提到疾病人群具有较高的“同质性”,同时作为医务社工的你应该了解不同疾病的同质性具体有什么特点。我一直强调医务社工要以病人的心态天使的姿态融入病房,只有这样你才能捕捉到患者真实的需求,针对他们的个性与共性,结合急重症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更强、心里防线更高的特点设计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

在社会融入与再社会化的维度大多数急重症患者有着及其类似的心路历程:自我怀疑→求证→得出相应结论→试探性探索→验证→自我强化的过程。

与此同时,一定会有人就前面所说到的这些内容,尝试着建立自己的个案模板,试图把每一个环节都当成一套程序,把所有的理论模型都学得很透彻,把所有的方法原理都用的很到位,认为按照书本模板来操作就会万无一失,选择这么做的大有人在。但是你想过没有,方法模板原理套路用的越多,而你自身真实的情感流露就越少,意味着你自己选择了和个案对象之间拉开距离,对方对你的信任度也随之减少,至此,你对个案的当事人内心的需求仍旧一无所知。同理心在这里就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希望大家明白的是不要把同理心等价于“我理解你的感受”或者毫不边际的拿案例说话,有机会的话希望各位医务社工同仁尝试着体验不同疾病人群其生理和社会的状态,从而去感受他们的心里去体会他们的内心和现实需要,让他们感受到“天下无歧”的氛围营造才是医务社工个案良性环境架构的第一步。

在急重症患者社会融入与在社会化这个问题上,我们首先看一段患者小齐的内心独白(根据现场访谈整理):

得这种病想真正获得社会理解和尊重其实挺难的,包括我自己对客观问题状态的接纳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调整和适应,对于社会的偏见我们理解但我始终觉得任何一个患者都应当有享受生活的权利,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坚固不摧的事业和友谊,而事实上,疾病摧毁了我对生活的一切幻想,疾病让我在苦痛背后看到了生活的一切真相。我开始焦虑,恐惧,更重要的是害怕被社会抛弃,在陌生社会生活中,在互联网上,我看到了更多人对我这种疾病更真实的态度,从他们的话语中,我很受伤,对未来更加绝望。周围人善意的谎言或许能够维持我们的生活一时的热情,而现实生活的经历往往让我们产生对生活另一种极端的认识,在这些正向与负向观点的冲突中产生深度的自我怀疑与自我否定。我希望建立深度友谊,又怕好不容易获得的友谊,因为疾病而远离;我们真诚,而实则又害怕真诚,希望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获得牢靠的人际关系,同时又极其害怕当周围人知道真相之后,脸色大变,关系破裂。我们不要形式化的怜悯,但我们知道一旦因为我们的疾病被开除或者其他,我们队周遭的一切都可能产生敌意。我们拼搏进取,为求领导开心一笑,而由于疾病阴影,无数企业避而远之,我们不想固步自封,但是社会将我们远远抛弃。我们尝试着融入,每时每刻都感觉到社会与我们的对立,我们害怕打破和谐的表象,害怕把自己推向危机的边缘,我选择回避选择隐瞒,同时我们承受着许多正常人无法理解的压力,同时也让我们对社会对生活对周围的一切更加不信任。我们对社会的不信任我觉得是源于社会对我们的不信任,了解我们的人就清楚,当我们真正遇到包容和接纳我们的朋友,必将倾尽全力以最纯粹最真实的状态架构起最坚固的友谊。或许当我们感受到企业或组织对我们发自内心真实的接纳,并让我们不再因为疾病而充满顾虑,我相信和我一样的很多人一定会更加忠诚于组织的发展。

小齐的内心讲述,代表着大多数患者对社会、对生活、对未来的想法,而这样的情境在医务社工常规化实务中是经常见的但往往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这种表面倾诉的背后蕴含着案主内在化更深层次的实际现实需求,主动表达、主动靠近被当作医务社工的一种工作方法,这些行为或者是过程化的操作无形中让患者觉得值得信赖,患者一定会用他自己的方式去证明这是真的,这种状态也持续延伸到患者在社会化的生活模式中,如果你稍微仔细观察一定会发现这一点。对疾病人群的接纳不应该仅仅把它当作促进工作问题解决的方法或手段,而应该从我们自身做起身体力行的从生活中去接纳和认可他们,并且努力推动社会各界对疾病观念的转变。

回归到事物的本质,疾病人群及其他具有高同质性特征的群体不断求证的过程是重塑的过程,也是社会信任度、安全感,归属感缺失的表现。因为疾病人群曾经或现在正面临的心理或者是生理的创伤,使得他们无形中形成了对诸多事物试探、求证、验证、再试探的思维模式,这种模式之所以会形成,是因为在过往的经历中长期面临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一部分来自于他的直接经验,而另一部分则来源于社会层面无意识的价值输入,在急重症患者再社会化的过程中医务社工以及社会各界应该理解急重症患者再社会化初期所体现出来的具体反应,并针对性的予以支持。在各位同仁急切想得到实操方法之前,还请大家对患者行为背后的根源做一点了解:

根据自身实际观察以及与相关人员的访谈,急重症患者在社会融入的过程中根据之前的过往经历和体验,产生顾虑的内在根源来自于对社会真实性的质疑,当他意识到社工乃至周围其他人营造的积极氛围与现实存在极大差别时,前期社工的介入以及周围所有积极状态都会起到负强化的作用,形成负向结论,患者体验到生活强烈的不真实感,从而推翻自己对既定结论的积极推定,形成极其强烈的“社会失真”,最终走向生理与心理的极端。基于以上事实,不难看出同质性特征高的群体再社会化的过程最终希望达到的目的是深度社会化以及社会融入,也就是试图去证明“与我有关的事实关系是真实可信的。“求证”的做法在我看来其实是创伤后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这不仅仅是社会工作个案中的现象,而是急重症患者甚至其他具有高同质性特征群体社会融入与再社会化过程中面临的一种常态,根据我们的了解很多患者长期在社会表层的认同与小环境深度社会化探索过程中的排斥歧视和拒绝之间徘徊,最终导致“求证”成为习惯注入到他们生活的细节中。

旁观者效应能够很好地解释这种现象:旁观者效应又被称为责任分散效应,简单的来说就是指当发生某一件事情时,单个人的责任感更强,而集体中的个人责任感最弱,因为在集体中往往会期待别人承担责任,遇到困难会退缩,但是单个人时,由于没有人可以依靠,就会表现的很有责任感。

在宏观层面上,责任是被分散的,往往能够比较容易形成社会认同和社会接纳;一旦回归具体的小集体小团队或者是小群体,伴随着责任的集中人们对同一个事物的认知观点往往也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从原理上来讲,责任集中也意味着承担责任的个体或组织需要面对更大的长尾效应。他们经常感受社会生活的“表里不一”而我也在努力探索如何让社会在面对疾病人群以及其他具有高同质性特征的人群时如何真正做到“表里如一”。

急重症患者在无干预的环境中能够持续的体验到这种由旁观者效应带来的责任分散情境下的社会认同与责任集中境况下社会排斥所带来的不一致的体验,正因如此从他们的内心深处对深层次小圈层深度社会化的需求更加强烈。侧面说明:社会外界普遍认为的患者的需求(浅层次的社会化)与他们自身希望从社会生活中渴望获得的小圈层深度社会化的内在需求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状态。用病人的话来讲,也就是“社会层面的包容和接纳是社会的进步,但是我们更希望自己生活的小集体小团队,生活中遇到接触交往的每一个鲜活的个体对我们发自内心的接纳与肯定。”

从患者的的特征上,因病返贫、因病失业、因病辞退等情况还是存在的,而患病前他们也曾活跃在各条战线上,也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奋斗过。部分企业在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面前选择辞退疾病员工,而部分企业至始对相关病史患者、刑满释放人员就是排斥的,而爱心企业招收员工大多以肢残群体为主要对象。无形中也给具有高同质性高同质性特征的群体再社会化造成了极大阻力,而这种阻力带来的安全感、归属感的缺失,通过形式化的活动是很难洞察的。

医务社会工作现阶段的工作内容来看,普遍关注的依旧是患者的浅层次的社会化活动成效的评估过于外化,而由于医务社会工作场景的限制,常常无法对个案进行深度跟踪,也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目前全社会对高同质性群体的社会融入和再社会化问题的理解与关注仍处于浅认知阶段。如何帮助以急重症患者为代表的高同质性群体真正融入社会,架构疾病人群社会生活的良性生态圈,如何打破急重症患者社会融入过程中的旁观者效应,如何实现病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是我们一线工作者值得关注和探索的话题,我们也将尽全力推动急重症患者社会融入与再社会化问题的解决,相关问题我们也将持续关注。

(投稿来源:浏阳磷矿医院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