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患者遇到医务社工,会有什么故事发生?

2021-04-21 09:30   大河报 投搞 打印 收藏

0

成千上万到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像小华和张山一样,病情需要医治、内心也需要疗愈的患者,大有人在。当他们遇上医务社会工作者(简称医务社工),发生了很多故事,改变也随之发生。

8岁的小华(化名)呆在病房里,看谁都是冷眼相对,脸上看不到一丝笑容;人到中年的张山(化名)住院40多天后,身体指标符合出院标准,可说啥不愿出院,被医务人员催几次,竟放出狠话:惹恼了他要“杀人”!

最美人间四月天,随着郑州社会工作协会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成立,河南医务社会工作迎来发展新阶段,也让不太为人熟知的医务社工走进人们的视野。医生的助手,护士的伙伴,患者与家属的朋友,家庭的保护人……医务社工不止和谐医患关系,还是现代卫生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专业技术人员。成千上万到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像小华和张山一样,病情需要医治、内心也需要疗愈的患者,大有人在。当他们遇上医务社会工作者(简称医务社工),发生了很多故事,改变也随之发生。

图为小华躺在病床前看动画片

不会笑的8岁男孩有啥“心病”?

翘着二郎腿躺在病床上,目不转睛地看着动画片,对到床边主动问好的医务社工不理不睬……第一次到病房里探望小华时,宋一鸣明显感受到了他的封闭和抗拒。

8岁的小华是留守儿童,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长期在外打工的爸爸专程带他从贵州来到河南省胸科医院治疗。出重症监护室后,小华不愿与人交流,不配合治疗,心情低落,脾气暴躁,甚至一言不合就拳打脚踢……医务社工宋一鸣发现这孩子“不对劲儿”,及时介入。

接下来,宋一鸣天天来病房探望小华,每次都准备不同的游戏陪他玩,乐高积木,黏土DIY,拼图,画画等,还陪他聊天……渐渐地,小华愿意跟这位阿姨聊天,不再抵触和抗拒。

图为宋一鸣采用“游戏治疗”开展服务

经过跟孩子和家长充分沟通,宋一鸣了解到,小华在父母离婚后性情大变,加上爷爷奶奶不让他和妈妈见面,爸爸对他严管多次责打,他跟家人的关系很僵。

陪小华玩也有学问,宋一鸣采用“游戏治疗”等服务模式,使小华在深度放松的状态中充分、自由地表达内心感受,引导沟通,效果很好。

有一次,宋一鸣出差回来后去探望小华,“结束时,他突然跑到楼梯口叫住我,低头轻声说:你为什么好久没有来看我?下次早点来。”那一刻,看着这孩子纯真、期盼的眼眸,宋一鸣忍不住热泪盈眶。这位郑州大学社会工作系毕业的硕士生,被小男孩触动了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在小华住院的日子里,宋一鸣一边引导他积极配合治疗,鼓励他康复后好好读书,一边与他的爸爸、妈妈深入沟通,帮助家长改变对小华的态度,改善亲子关系……多方努力下,小华的状态好多了,康复得也很快,他说:“我以前不会笑,现在会笑了。”

图为医务社工开展“微笑有你温暖同行”患儿支持小组活动

他不想出院,还扬言“想杀人”

如果说,医护社工帮助小华疗愈的“心病”,更多源于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在郑州另一家医院,医务社工及时介入化解的,则是医患关系紧张等原因导致的棘手“杂症”——

中年男子张山住院40多天后,已符合出院标准却说啥不愿出院,医护人员“软硬兼施”催了几次,张山非但听不进去,还扬言被逼急了“杀人”……科室负责人随即向医务社工求助。

当医务社工到病房与患者深聊几次后,发现患者最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是对疾病的恐惧,“他觉得自己出院后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住在医院最安全。”医务社工何博雅说,言谈中,张山还流露出对医务人员的不信任,对现状诸多不满。

这样的患者,怎么帮?

耐心倾听诉求是第一步,让张山感受到充分被尊重,接下来,医务社工当好医患之间的“桥梁”:把患者的感受和顾虑转告医生,建议对患者多些耐心;同时,为患者普及健康知识,让他正确认识病情。医务社工作为第三方介入、充分沟通后,帮助张山意识到自己的病没那么可怕,出院后花费也会比住院少,也认同了医护人员的积极努力……

几次沟通后,平复情绪的张山顺利出院。出院前,张山还主动签署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希望将来“走”后能为社会再做一份贡献,他的爱心之举,也让医务社工非常感动。

图为省胸科医院医务社工服务站开通慈善救助绿色通道

帮癌症患者卖蜂蜜留下“甜蜜回忆”

“他们是医师的助手,护士的伙伴,患者与家属的朋友,家庭的保护人,社区的组织者,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合作者”,长期致力于医务社工研究的刘继同教授曾这样定位医务社工的重要性。

业内人士表示,医务社工的存在,改变了之前医院单纯的治疗“身体疾病”的模式,让患者在医院能够得到身心各方面的照顾。

李慢慢是郑州市民政局购买服务、嵌入郑州人民医院社会工作办公室的医务社工之一,她最难忘的是帮一位癌症患者卖蜂蜜——

48岁的养蜂人吴强(化名)是一位淋巴癌患者,住院治疗期间非常消沉自责,觉得自己拖累了全家。医务社工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并帮他申请了一笔慈善救助,得知他家有不少蜂蜜着急卖了换钱用,还帮忙网上卖蜂蜜,前后帮忙卖掉了约300斤。

医务社工帮助患者卖蜂蜜的页面截图

那段时间,原本沉默寡言的吴强开朗多了,爱心人士买蜂蜜后的祝福、加油留言也让他感动。结束化疗出院时,吴强执意送给医务社工一罐蜂蜜表示感谢。

之后,医务社工随访之余还帮忙卖蜂蜜。几个月后,吴强病情突然加重“走”了。他的爱人说,多谢大家帮忙,让丈夫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觉得很温暖,心里的疙瘩也解开了……一番话,让李慢慢感伤又欣慰,帮患者卖蜂蜜,也成为她难忘的“甜蜜回忆”。

图为医务社工组织开展的健康科普大讲堂吸引不少患者及家属参加

河南医务社工“开枝散叶”恰逢其时

近年来,当医患关系紧张成为社会焦点问题,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引入医务社工,作为常规医疗服务的有益补充。医院是否设立医院社会服务部或社会工作部等机构,已成为衡量、检验、评价医疗服务质量与现代化程度不可缺少的重要指标之一。

2020年,北京市卫健委等立下5年目标:到2025年,北京要实现医务社会工作在全市医疗机构全覆盖,专业医务社工的数量和质量都要满足社会需求。

有研究认为,卫生健康领域引入医务社工,有利于改善医疗服务,强化人文关怀,促进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也能促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不过,总体来看,医务社工作为新型职业,还面临专业人才短缺,服务专业性有待提升,社会认知度不高等问题,迫切需要在制度层面予以支撑,以促进其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记者了解到,河南医务社会工作探索始于2008年,河南省胸科医院基于困难患者的慈善救助,开展医务社会工作,并于2013年8月在我省率先成立了社会工作部。该院纪委书记魏翔表示,通过系统开展专业的医务社会工作,积极探索医务社会工作发展新模式,在促进医患和谐、改善患者就医感受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日前,郑州社会工作协会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该院举行,进一步推进郑州市医务社会工作向规范化、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该院医疗事业发展和社会工作部主任刘雅敏当选第一届主任委员。

我省医务社会工作怎么开展?不同医疗机构有各具特色的实务模式。刘雅敏介绍说,河南省胸科医院采用的“结构式”,即医院成立社工部,招聘专业社工进入医院开展服务;河南省儿童医院采用的“嵌入式”,是由医院成立社工部,购买第三方服务进入;郑州人民医院、郑州八院采用的“混合式”,则是前两种模式的结合。

会上,刘雅敏分析了深圳、广东、上海、北京等地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主要路径,包括“购买服务,社会运作”“政策推动,医院运作”“需求导向,多元整合”等,为日后郑州及河南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医务社会工作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的重要环节,专业性强,优势明显。”郑州社会工作协会会长张明锁指出。郑州市民政局儿童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王自兴表示,医务社会工作要形成发展合力,积极创新,走专业发展之路。

“河南医务社会工作蓬勃发展,‘开枝散叶’恰逢其时。”河南省民政厅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处二级调研员吴艳君鼓励更多医疗机构设置医务社工岗位,有条件的设立医务社会工作部门,推动郑州乃至河南省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水平再上新台阶,为维护民众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有人需要我”的“小美好”

记者了解到,目前,河南省约有医务社工300人。这些医务社工都开展哪些服务?

据刘雅敏介绍,在医疗机构内,医务社工要对患者和家属开展资源链接、慈善救助、情绪疏导、健康教育、康复及出院随访等服务,要帮医护人员减压并提供支持,此外,还涉及公益项目设计运行、慈善项目管理、社区健康促进、志愿者管理等。

业内人士表示,2019年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召开了我省首次医务社会工作研讨班,我省提出的提升医疗服务十大举措中也明确“综合服务集中化”,被认为是医务社会工作发展迎来大好机遇的信号。

“1921年医务社会工作正式走进中国,今年是整整100个年头。”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总干事解栩楠表示,随着全国性、地方性政策持续推动,当前,我国医务社工已经进入了最佳历史发展时期。

前不久,一位父亲带着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3岁女儿入院后,当着医务社工宋一鸣的面失声痛哭,她不仅帮助对方申请慈善救助,而且像亲人一样安抚,“他太焦虑了,孩子的病一直瞒着家人,也害怕手术有风险。”

在小女孩住院的时间里,医务社工多次去探望父女俩,聊聊天,邀请他们参加活动,孩子的手术很成功。出院前,这位父亲特意向医务社工道谢、道别。

“医务社工并不是多么伟大,帮助别人解决多大的问题,有时候,可能就是一个细微的观察,一个细小的举动,能让服务对象感受到在自己最崩溃无助的时候,有人帮助他,社会很温暖。”从事医务社工7年来,宋一鸣感到充实又自豪,“不知道未来能帮助多少人,但我知道有人需要我。”在她看来,这就是愿意为之努力的“小美好”。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