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徐博:从深圳到长春的跃迁

唐天正 2025-07-22 16:00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1990年3月,徐博出生在吉林省伊通县一个普通家庭,家中有两个男孩,日子过得不算宽裕。填报大学志愿时,在姐夫“社区发展前景好”的推荐下,他报考了当时学校首批开设的社会工作专业,最初以为所学是为社区居委会工作,却步入了社会工作的天地。

1990年3月,徐博出生在吉林省伊通县一个普通家庭,家中有两个男孩,日子过得不算宽裕。填报大学志愿时,在姐夫“社区发展前景好”的推荐下,他报考了当时学校首批开设的社会工作专业,最初以为所学是为社区居委会工作,却步入了社会工作的天地。

2013年大学毕业时,长春市乃至吉林省几乎没有专业社会工作岗位,于是他怀揣对发达地区经验的向往南下深圳,在专业督导带领下从一线社工干起,做个案、开小组、走社区、研发课程、策划项目……成长为社创中心项目主管。3年多时间里,改革开放前沿浓厚的社工氛围,让他深刻体会到专业服务的价值。

虽然每天忙碌而充实,但徐博心中一直有个念想,那就是家乡。时间来到了2016年,徐博带领的社区服务中心项目获评市级评估A级成绩,与此同时他爱人也即将拿到深圳社工人才房定向配租名额......

就在那时,家乡传来讯息,长春市实施了“社会工作百站千才计划”,长春团市委要试点实施青少年社工项目,要引进发达地区人才,要开启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的进程。徐博的家乡情结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他毅然决定放弃既有优越条件返乡创业。

回到长春的徐博迅即投入工作,带领团队小组没日没夜地干,拿下了总额180万元的“长春市青少年事务专业和社工服务项目和试点提升工程项目”,通过竞争性磋商的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3家社工机构,选拔招聘22名青少年事务专职社工,派驻到长春市17个试点社区,全程协助基层开展青少年事务社工服务。此后,他带领伙伴们开始用脚步丈量了社区的每一寸土地,用服务温暖了每一位青少年伙伴。

在赢得了党和政府乃至社会的认可后,徐博带领团队趁热打铁,围绕成立机构、投入经费、购买服务、建设队伍、人才培育、构建机制等环节开展了大量实践探索。初步建立了“团市委统筹+区团委管辖”的管理体系,“市级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促进中心+社工机构”的服务体系、“团干部+社工+志愿者”服务模式、“社工跨区域协作”联动机制、“市级促进中心督导+区级团委考核+第三方机构评估”的考核监督体系,由此确立了长春市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模型。

长春市民政局、团市委及长春社协对青少年事务社工职业化建设给予高度评价,徐博他们的青少年社会工作职业化建设成果被评为促进长春社会工作发展十件大事之一,并获评团省委工作创新奖,受到众多媒体广泛地报道。2018年11月,徐博领衔组建了长春市益友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促进中心并担任理事长。一路走来,该机构已成为5A级社会组织。

然而,令人没有料到的是,2019年项目迎来了8个月的断档。面对近似毁灭性打击,看着诸多社工伙伴无奈转行,徐博遗憾之余,必须想办法减少人员流失!如果骨干人才留不住,项目再启动将异常艰难。徐博毅然贷款20余万元为大家发生活补贴,勉强留住了10名骨干,每人每月拿着1000元的生活补助,咬牙挺了过来。严冬过后是春天,市区两级财政设立专项经费,长春市青少年事务社工进入职业化、专业化、常态化发展阶段。

实践使徐博深切体会到,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是互为支撑,相辅相成的。职业化的确立固然为专业化服务打下基础,但只有持续的专业化服务才能彰显职业化的价值。新阶段同样面临挑战,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化服务怎样深入开展? 没有经验可循,唯有在实践中探索。徐博想到了自己的淬炼地、先进地区以及本土智囊,引进了深圳督导团队、北京财税顾问和市社协的专家队伍,建立了“顾问督导+促进中心督导+机构内部督导”的项目三级督导体系。没有人才,就自己培养。邀请省内外本领域专家开展社工通识、骨干人才、专业服务技巧等主题的专业化培训,使项目麾下社工全部成为社工专业毕业或持证专职人员。

徐博带领的“长春益友”已经成为吉林省内在以未成年人司法社工服务领域颇有影响力的专业化服务机构。机构近年来开展的“大朋友计划”社工帮教涉案未成年人活动取得巨大成效,与省市区三级检察院开展的“检察+社工”构建未成年人支持体系的创新之举令各方瞩目。机构年帮扶涉案未成年人的数量保持在200名以上;在服务结案的828名未成年人中,有824名已顺利回归社会正常生活。一定要为“迷失的孩子”点亮希望,一定要让社工成为青少年遇到困难时“想得起、找得到”的专业力量和“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贴心人。徐博当年立下的宏愿正在变为现实。

作者:长春市社会工作者协会 唐天正

  • 关键字
  • 社工
  • 责编:段冬蕾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