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选国:12年“土鳖”社工博士的炼成纪

2017-03-14 09:30   中美社工合作社 投搞 打印 收藏

0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位咱纯正的本土社工博士,徐选国的成长心路历程。从他的经历我们能看到,很多中国本土博士有着脚踏实地的社会情怀,他们走进社会,亲近人群,将社工研究与丰富的实践,与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位咱纯正的本土社工博士,徐选国的成长心路历程。从他的经历我们能看到,很多中国本土博士有着脚踏实地的社会情怀,他们走进社会,亲近人群,将社工研究与丰富的实践,与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

bd75e6c

2005年考入山西医科大学学习社会工作专业

2009年考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就读社会工作研究生

2012年考入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院攻读社会学(社会工作方向)研究生

2015年6月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

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学、社区社会学等。

本科期间,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实践项目,并以此为基础发表论文5-6篇。本科期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省级三好学生,以及多次获得优秀成绩一、二、三等奖。

硕士期间,参与了陆士桢教授主持的1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务院课题、以及民政部重点研究课题,跟随陆老师多次赴新疆、四川、云南、深圳、南京等地进行了有关社会工作发展的调查研究。依托相关课题和实践经验撰写并发表了10余篇论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青少年导刊》等全文转载。

博士期间,参与了徐永祥教授主持的相关课题10余项,结合有关课题研究,撰写并发表了学术论文20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等转载。博士期间获得博士生宝钢奖学金、博士生国家奖学金、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等荣誉,多次获得高水平期刊论文奖和相关学术论坛的优秀论文奖。博士论文:《嵌入性治理:国家、组织和城市社区建设--基于深圳市Z街道的经验研究》。

博士后期间,在合作导师吴柏钧教授,何雪松教授的指导下,顺利主持了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民政部(3项)等7项研究课题,并主要参与了徐永祥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在此基础上发表了相关学术论文17篇,部分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社会学文摘》等权威期刊和网站转载刊发,并与徐永祥教授合著了《宜城模式:县域城市社会治理新常态》(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a05e216

以前时不时有一些期刊同仁向我约稿,但基本上都像完成“命题作文”一样的去写某个主题的学术论文;年前“中美社工合作社”社长也向我“约稿”,说是要介绍一下类似我这样的国内“土鳖”博士是如何炼成的?也希望通过合作社来传递一下国内社工博士的体验和经验。不过由于各种事务,拖了两个多月才完成,实在有点对不住社长的厚爱,只好多写点内容,以示歉意。

今年是我结缘社工的第十二个年头,在2015年博士毕业后,继续专注于社工教育与研究工作。今天以“中美社工合作社”为契机,就给大家讲讲在国内读社工博士的一些体验,或许能给向往社工博士却又迷茫纠结的你一些希望,也或许能给艳羡社工还能读到博士的你一些忠告。当然,单纯截取一段博士历程来说自然是不完整的,要说清博士如何炼成,就要回到博士之前;要检视博士炼成之后去向何方,还要说说博士之后。

1. 大学之前: 社工,那么远,又那么近

我出生于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某乡某村,在外人看来,我们那边都是大山,所谓“身居大山之中”,其言外之意就是穷、闭、落。穷,当然是经济意义上的欠发达或者不发达,实话说,打我记事起至今,农民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明显富足。近些年外出打工者倒是比原先在家种地时的收入增长了许多,当然这也符合当下的新型城镇化趋势和规律,但在一幢幢看似光鲜的改造楼房或新建楼房背后,是一年中大多数时间没人住,或者主要是老人和小孩居住的剧痛事实。所以,穷者,符合我们老家之发展现状判断。闭,有两层含义,一是交通相对不发达,二是信息相对不畅通。相较信息而言,近几年交通上有了很多改善,至少算是村村通公路了。但就信息而言,却没有实现村村通网络。因而我每年回家都不能利用网络来办公,仅能通过手机与外界联系(记得2006年前后,我回家过年时,与大家联系都需要跑到屋顶上去)。所以,就客观而言,这些年的新农村建设还是有一定成效的,已经不算是十分封闭了。落,自然是落后之意,这里主要指的是文化和教育意义上的,这种情形与整个西南农村的现实应该是共通的,这么多年推进的农村教育体制改革,虽然进行了大规模的“撤村并校”,但实质上,教育质量提升收效甚微,要通过现行教育来改变家庭命运、村庄发展,似乎越来越不是正道。这也印证了学术界的主流理论观点:贫困的文化再生产。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交代一下我的出身背景。我成长在一个欠发达地区的普通家庭,家中兄弟姐妹四人,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但极为重视我们的教育,在义务教育政策实施(当然我们都没有享受过)以前的岁月里,每年兄弟姐妹四人的学费,以及各种税、费是一年中最大的事情,曾几何时,出现过要交这些款项却又捉襟见肘、不交就没学上的情形,现在回想,仍历历在目。好在父母想尽办法,让我们都有学可上。家中长姐上完初中后读了幼师,长兄上完初中后无意继续读书,所以早早回到了农耕队伍之中,二姐与我一道共同读完了大学,毕业后就先就业了。唯我读完大学、又上了研究生、继而又念了个博士,算是我们家乡方圆数里唯一的博士了。实际是否为真,不得而知。

回到与社会工作相关的议题上来,我高中以前,天性虽不聪慧但也还算活泼,应该用调皮更为恰当;但初中考试之后,成绩不上不下,进入了县级二中,通过成绩分班勉强进了当时所谓的“尖子班”,但排名却基本在最后,记忆中应该是第69名,所以学号也是69。这个数字深深印在当时还不算懂事、但却十分要强的我的内心里,所以,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承受着多重压力:一方面,被贴上的落后标签如何能够换成正向积极的标签,以不至于始终作为“最后”的代表;另一方面,上了高中,自然知道高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所以,高中三年来被上述压力驱动着,从此变成一个“好学生”,就是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不太会玩,也不太会看小说什么的,尽管如此,我依然没有考出理想的成绩,而是以与当年(2005年)一本线相差7分的成绩考入了山西医科大学社会工作系。与此同时,高中三年造就了一个性格极度内向、交际圈子极其狭窄的我。

说到社会工作系,肯定有人要问我为何选择读社会工作专业?关于这个问题,对于我而言,是无解的。因为,那个时候,社会工作对于社会而言其认知度是极低的,要想以一个像经济学、金融学、法律学等显专业来衡量社会工作专业,似乎太过于理想。所以,我之所以报考了山西医科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纯属无意之举,在填报志愿时,家里人希望我未来当个医生,但学文科的我要从事医生行业还是比较困难的,但还是听了他们的话,专门去找与医学相关的学校,并结合自己能报考的专业名录,在其中就发现了社会工作这个既陌生、但似乎又与我有着深刻缘分的专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陌生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当我进入大学,首次接触社会工作(听学院王院长对社会工作的介绍)时,就觉得这就是自己认定的专业了。所以,我与社工的结缘,与其说是顺其自然,到不如说是机缘巧合。我想,这与就读着/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很多同学应该能形成共鸣。

2.回望大学:在寻求改变中不断超越自己

记得第一次在前往太原报到的路上,因为没有出过远门,加上胆子较小,家中人不放心于是亲自送我而至。在去太原的飞机上,与我同排的一个乘客与我交流(忘记具体说了什么内容),我竟然回答不上来,因为在此之前我没有说过普通话,但又不能用方言来回他,所以,憋了半天硬是没说上话来。这种感觉比一个老外对着一个不会说英语的你问路,你却一无所知更加难受。因为,后者而言,你可以摇摇头什么的予以回应,而我遇到的情形让我当时备受打击(这也是吃了中学时代没有讲普通话的亏,但更重要的仍是自己内向性格所致,所以没敢开口说话),于是,从此刻起,我立志从大学起做个全新的自己,必须改变自己诸多方面的不足。

大学,那是一个令我向往的地方,向往它能让我变得强大、向往它能让我实现梦想、向往它能带我走向远方。是的,我的大学确实让我实现了上面的目标。我进入大学之后,不失时机与同学交流,哪怕他们认为我怎么这么“low”,我也觉得无所谓,因为我要改变现状。为了提高自己说话的水平,与一名同样普通话不好,但却胆子很大的四川同学一道加入了“演讲与口才协会”,从小小的宣传干事做起,在招生时节,每天晚上自习回宿舍之后还要用毛笔写上数份宣传海报,以动员吸引更多同学加入;每天早上六点多起来顺着学校的宣传栏贴上一圈,哪怕北方的寒风再大,似乎也阻断不了我要改变自己的脚步。竞选班委、担任班干部也是一种非常锻炼自己的途径,所以,大一新学期竞选班委时,我犹豫着、挣扎着要让自己也上讲台去参加竞选,但就是迈不出去,在16名同学自信满满地陈述了对班长、团支书等各种职位竞选意向之后,我终于鼓足了勇气走到讲台,用粉笔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并希望参选宣传委员,记忆中,有同学说没太听清我当时说了什么,可能因为我写的字还不错,最后有半数以上同学选择了我。所以,班委选举成功,我又有机会可以进步了。

在大二阶段,我迎来了另一个重要的契机。我们学校迎来教育部进行的本科教学评估,学校将此事当做头等大事来抓,方方面面必须有序进行,不能出丝毫差错。这样的指令当然是层层向下,最后还是要通过各学院、各专业来落实。在这样的情形下,为了更好地做好班级各项工作,辅导员提出要从男生中增选一名班长,以协助其开展相关评估事宜筹备和检查工作。在增选班会上,由全班同学匿名投票,结果大家高票选择了我。这令我兴奋不已,因为论能力,有大把同学在我之上。为什么大家还要选择我呢?这是一种认可,还是一种被我一年来的自我改变行动所折服?具体不得而知。对我而言,顺利成为一名增补班长,增加了很多可以在同学们面前通知一些事情、在老师和同学们之间做点事情的锻炼机会,这无疑又是让自己改变的一大良机。另外,在社会实践方面,除了参加之前的协会以外,大二以来我还与同学一起经营了一个更大的协会,在指导老师的协助下,这个协会顺利承接了国家疾控中心、山西省卫生厅等部门资助的几项“第三轮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项目实施领域覆盖山西省各大高校,太原市一些社区,以及部分艾滋病孤儿聚居区。参与这些实践,与同学之间形成团队、合作共事,在此过程中增进了我的个人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并以参加过的实践为契机,在指导老师的协助下发表了几篇论文。

说这么多细节之事,主要目的在于呈现大学时代的我是如何一步一步改变、一步一步成长的活生生的故事。我之所以没有强调我在专业上取得什么重大成就,是因为,大学时代,知识学习与实践锻炼应该是“一体两翼”的。对于社会工作而言,更应该从实践之中来体悟专业精神和理论要旨。所以,我既没有因为专业陌生而驻足,也没有因为社工专业发展的不确定性而迷茫,因为我一直沉浸在实践行动之中,没有太多去考虑现实行动与未来发展之间的关联,唯先让自己各方面不断成长进步,方能有更多选择的资本。所以,大学四年中,我形象地将自己在大一阶段的状态视为处在“0”起点的水平线之下,是完全落后于其他同学的境地;大二阶段在一些方面有了进展,才上升到水平线上,而这时同学们可能已经到了“1”或“2”的位置了。我一直在追赶,与其说是追赶他人,到不如说,不断让自己奔跑,所以,大三阶段在很多方面总体上赶上了多数同学,直到大四结束,总算有一个比较圆满的结果,四年下来综合成绩排在本专业全年级第3名,加上发表的一些论文,我觉得大学四年算是功成圆满了。

说到这里又需要向前退一步说,在专业学习上,我是如何做到前后连续的呢?其实,进入大学不久,我就因为自己与社会工作的契合性而深深地喜欢着它。除了完成专业课的学习之外,平时就是做各种实践。在此基础上,到了大二也需要对未来有一些规划和准备,对我而言,继续学习社会工作成为十分确定的意愿,所以,早早地定下了继续读研究生的决定。在当时有限的信息通道里,我只知道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社会工作是非常好的,并将它作为我的目标学校。所以,对我而言,在思考大学之后向何处去的问题上,或许并不能给其他人太多参考,因为我较早认定了这一方向之后就没有再变过。尽管是大二就确定好的方向,但我并没有早早地为考研而刻意去准备什么,我继续着之前的事情,继续做着一系列实践项目,只是到了大三下学期开始,才正式进入考研的备战阶段。与其他考研的同学(他们中的多数人没有选择社会工作)在考研路上相互支持,也同时通过当时在读研究生师兄的帮助下,顺利考上了中青院的社会工作研究生。这算是大学学习的最后一个目标。

3.硕士掠影:以坚定的步伐行在社工路上

一般而言,考研究生时,多数同学都会提前了解不同导师的研究领域以此作为自己选择导师的依据。我也不例外,在了解了中青院硕士导师们的信息及研究领域等信息后,便对陆士桢教授情有独钟,并寄希望于顺利考上之后能够跟着陆老师学习。在备考过程中通过邮件联系过陆老师,她积极鼓励我好好复习,但跟不跟她那是考上以后的事情,所以,我将重心放在复习之上。可喜的是,考研结果如预期所料,确实达到了国家线和中青院的复试线,所以,我有机会去参加复试、面试了。这时,我再次向陆老师报告了考试情况,并继续表达了跟随她读研的意愿,但依然没有得到她明确的答复。后来我顺利通过了复试,并正式收到中青院的录取通知书,再次告知了陆老师我的录取结果。得到的答案是,等开学来了再说(哈哈,欲哭无泪)。真正到了研究生开学之时,我到了北京,向陆老师汇报了行程,她安排了一个在读师兄见我(后来得知,陆老师交代给师兄:“你去看看,如果你觉得行就要,不行就算了!”这话听了多伤心呐,还好师兄体恤我,把我收了)。就这样,我经历了山重水复,终于柳暗花明,如愿地跟上了陆老师。我想如果每个跟随陆老师的学生都有如我这般“遭遇”,那我算得上是十分庆幸的了,毕竟最终愿有所实。

接下来就谈谈我的硕士是如何过的。除了正常上课以外,最主要是经历了几个相互关联的事情:

一是积极参与导师课题研究。进入研究生之后的第一个课题是陆老师在研的有关儿童性侵犯的研究,在师兄师姐们前期已经做了很多工作的基础上,他们引领着我们如何从寻找访谈对象、设计访谈提纲、如何进行访谈、如何转化访谈录音等一系列细节方面不断试错、不断成长,这是研究生入学以后收获最大的一个过程。该课题在大家的同心协力下不仅顺利结项,而且形成了最终研究报告顺利出版。后来,我又陆续参与了陆老师主持的儿童福利研究等课题。从研二时起,我试着更多关注一些有课题信息发布的网站,在陆老师的指导下申报了多项课题,包括民政部每年例行发布研究课题,基本上每次必中,我也尝试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的项目,但是都没有成功。不过在陆老师的指导下,我尝试了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的申报,并一次性成功申报立项了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陆士桢教授主持)。所以,研究生三年期间,其中一件主导性的事情就是在参与课题—申报课题—开展课题的过程中度过的。开展课题方面,研究生期间还有幸连续两年参与了童小军老师主持的联合国儿基会-民政部有关农村儿童福利试点项目,该项目在新疆伊犁县和霍城县开展,我曾几次与课题实施团队下到新疆农村,进行了一系列基础性的数据采集和研究工作。所有这些经历,无不对后来的读博经历有重要影响。

二是广泛阅读相关领域书籍。说起读书,如果不与具体的某些目标联系起来,那可能就是一种理想型读书了。研究生三年读了不少书,这要归功于中青院图书馆颇为丰富的藏书量,我对图书馆内有一批从港台方面引入的专业书籍尤感兴趣。因为开展课题需要阅读大量文献,所以,大量借阅与快速阅读成为在此期间读书的主要特征。说到这里,还有一个插曲,有一年,图书馆开展了“优秀读者之星”活动,即要从每个学院挑选出每年借阅图书最多的同学授予上述称号,我便十分幸运地获得此项殊荣。大量的图书阅读,不仅为做课题提供了很多参考依据,更为开展更为深刻的研究奠定了智识基础。

三是撰写了一些学术论文并发表。说起撰写论文,由于我本科期间有了一些发表论文的经验,升到研究生以来,也是希望能够继续对某些议题多加探究,形成论文发表。在研究生期间,除了做课题、看书,第三件主要的事情就是写论文了,这些论文中一部分是导师提出主题、思路,然后定好时间,让我去完成(这是最好的一种学术训练方式,我至今仍受益于陆老师让我在指定时间内完成相关论文的训练,在写作方面形成比较高效、连续的习惯);另一部分是结合自己感兴趣的议题,通过阅读文献,拟定框架,再逐一完成。但基本上所有论文都须经过与陆老师讨论、并经她同意后才能发出去。

上述三个主要事项,一直在推着自己朝向更高远的博士之路前行。在研究生第二年左右就基本上确立了要继续读博的计划,当时也考量过到底是出国读博还是就在国内读的问题。通过权衡自己的实际,以及国内外社工博士教育的差异,最后还是选择就读国内的社工博士。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我在2012年硕士毕业接着考博士,这个时候国内基本上没有哪所高校里边有专门提到社会工作学或者社会工作方向,而基本上是业内约定俗成的一些有社工教授、博导的学校,自然就可以培养出社工的博士。所以,按照这个不言自明的规则,我筛选了一下有这方面特征的学校,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山大学等,我最终将目标锁定在华东理工大学。

为什么选择华东理工大学?这个问题尤为关键,一方面,在全国范围内,社会工作专业师资阵容最强大、学科体系最健全的几所学校(大家应该都知道),其中两所就有中青院和华东理工大学,我选择后者,是因为受体制所限,中青院一直没有招生博士的资格(最近又要被合并更名为中国社科院大学。。。囧)。另一方面,在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7个教授博导中,我发现自己的研究兴趣与徐永祥教授的社会体制改革、社区发展、社区社会学等领域十分契合,所以,决定追随徐老师进行博士学习。这个决定与陆老师商定后,得到她的积极支持,并向徐永祥教授写了推荐信。据陆老师的反馈,徐老师看到我的基本信息以及想考入华理读博的意愿后,十分支持,并通过陆老师转告我积极备考。有了徐老师的积极鼓励,这算得上是成功入博的一个先决条件了。在徐老师、陆老师的鼓励下,我进入了备考华理博士的进程中。备考的过程,基本上是摸着石头过河,因为华理博士不指定专业参考书,意味着要对社会学理论及方法、社会工作、社会政策以及社会福利等方方面面的知识都要进行涉猎,这着实是一个大大的挑战。幸运的是,无意间在网上搜索到一条2008年关于华理社会学博士的几本专业参考书词条,当然,这看上去是以前考生考试过后的回忆版,而不是华理自己的官方版本。尽管如此,有总比没有好,就按照这个大概的参考书目(大约是8本),包括《社会学主要思潮》(雷蒙·阿隆)、《社会学二十讲》(亚历山大)、《社会政策十讲》(蒂特马斯)等,并结合相关领域一些重要的著作进行复习。

大约是在考试前的二月份,为了提前感受一下华理的氛围,在友人的帮助下,我提前了半个月到达华理校园住下,并加紧了复习进度。大家都知道二月份的上海依然是寒气十足的冬天,加上湿冷的环境,着实让我感受到了此行的寒冷之意。但与此同时,又收到徐老师说考完试见我一下的信息,就把所有的寒意驱之而去,继续加足马力每天早出到图书馆复习。终于迎来了当年(2012)的华理博士初试,虽然还有诸多不确定,我依旧信心满满走上考场。考完两门专业课,觉得总体上还可以,但考完英语,觉得没戏了。英语题型在研究生院有说明,但是没有往年的真题可以模仿,所以,也是难以评估其难度。在复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主要是参考北大、清华、人大的英语博士真题作为训练材料,后来考试下来对比了一番,觉得华理的英语与清华、人大的难度相当,难度稍有不及北大。之所以说英语考完觉得没戏了,是因为考试时,听力是通过教室内的音响播放的,在这么大一个考场很难聚焦去听,也很难听清楚,所以,听力考完,感觉没有一个答案是确定的。考完所有科目后,如约与徐老师见了一面,并如实告知了他考试情况。徐老师一方面安慰我别太急,说不定没我说的这么差。另一方面,他问我有无比较合适的就业去向,当时确实有一个朋友邀请我硕士毕业后去深圳经营一个民办社工机构,也还有一份可以留在北京一所学校教学的机会,但心中还是希望能先读个博士。不管如何,只能期待着初试成绩尽快出来。

回到北京,开始着手跟进硕士毕业论文,说起硕士毕业论文,至今想起来,觉得有些遗憾之处。主要原因在于:我的硕士论文主要依托于研究生期间两年多参与四川灾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能力建设的项目来写作的,当时主要考虑到资料获取的便利性,以及关于民办社工服务机构评估指标研究的创新性,即使论文评审也得到相关外审专家的认可,以及答辩老师们的积极评价,但总觉得写得太浅显。尤其是没有与博士期间的研究主题相衔接,这可能是最大的遗憾了。好在博士期间,我有机会继续从事公益服务项目和社会组织第三方评估的实践和研究,也因此进一步加深了对社会组织评估、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第三方评估的关注。

伴随着硕士论文的写作过程是等待博士成绩的煎熬,比起等待而言,硕士论文用时着实太少,而且用心程度也明显不够。终于在距离快答辩的日子里获知了博士初试成绩,英语60分,其他两门专业课应该都是80多一些。看来是有机会能够参加复试,也确实收到参加复试的通知。于是我一边准备答辩,一边准备博士复试。硕士答辩当天,刚巧是参加博士复试报道的时间,所以,跟陆老师商量后,我在小组第一个答辩,答辩一结束就奔赴北京南站坐高铁去上海。此行虽然还有些不确定因素,但似乎心里已经有了更多的信心,毕竟已经过了初试了,只要复试好好表现应该不至于会被淘汰。复试的主要环节就是面试这一关了。尽管我信心十足,内心还是十分忐忑的,毕竟要面见一波基本上素未谋面的大佬们。简单说一下当时的面试情况,我做好了一份个人简历,印制了10多份,面试时,给每一位面试老师递了一份简历。开始时何老师问了我几个专业英语问题,这些问题的中文答案是相对清晰明了的,但是通过英语表达出来实在不知道变了多少味。可能老师们也听不下去了,就转而开始问我中文的问题了。好在,老师们的问题基本上都是以我的简历为蓝本来问的,基本上没有问我简历以外的其他专业问题,所以,我回答起来十分顺畅自如。我也不能确定带着简历进入面试现场是不是一个好的经验,但我着实受益于这个简历。复试结果也确实令我满意,以当年综合表现比较靠前的成绩被正式录取。

4.博士何为:国内土博士的炼成之道

距博士开学(九月)还有一个完整的假期,应好友周小燕邀约,到汶川对其团队进行的灾后重建项目进行总结和提炼,因为研究生期间多次跟随导师去过理县、都江堰等地进行灾后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评估和社会组织能力建设,想借此机会进一步了解灾害社会工作在中国本土的实践情况,所以,就把整个假期都用在对汶川大同机构在本地开展的几个项目上。此行汶川,首先肯定要完成机构所交给的任务,结合项目三年多来的开展情况和大量实证资料,对项目实施成效、限度和经验等进行总结。同时,重点关注了汶川大同社工团队开展的社区生计项目,试图结合该项目探索社会工作参与灾后农村社区生计发展的理论框架和实践路径。后来,雅安芦山地震之后,我又与好友进入实地开展调研,撰写了社会组织介入芦山地震灾后重建研究报告。这些素材都为进入博士期间一段时间内进行学术论文写作奠定了重要基础。介绍这个插曲并非与本文的主题毫无关系,正是基于研究生期间的几次项目实践以及研究生毕业后2个月的深度参与,形成了博士期间的主攻方向之一(灾害社会工作),借助这个主题,发表了相关的学术论文5-8篇,试图探究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区发展的本土化理论和经验模式。

这里还是要回到正题上,如期进入了博士阶段的学习,正像每一个学习阶段开始都有一个适应期一样,博士第一年也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一方面,每次与同班博士同学一起讨论时,只见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而自己总是找不到那个点,是因为自己学社工学多了,难以找到与社会学同学的共同话语,还是其他原因呢?这种现象持续了快一年时间。另一方面,博一期间在写作时感觉到很吃力,总觉得不能按照硕士阶段的写法,但又觉得缺少一股强劲的力量去把文章写好。所以,总体上,博一期间过得很纠结,只发表了1篇C刊论文,再去看看其他发了几篇C刊的同学,才深刻意识到稳扎稳打的重要性。在博一的适应过程中,一方面让自己调整了一些学习上的思路,意识到学习社会工作必须要有其他理论的支撑,否则难以将社会工作的话语普遍化到其他专业领域,所以,下定决心研读了很多社会学理论的东西。这个期间的学习比研究生期间以及备考博士期间更加深刻,学习更为有效。通过多次与导师、博士同学的讨论,逐渐找到一些适合自己拿来分析现实问题的理论范式和理论工具。另一方面,博一期间也积极开展了一些实证研究,结合徐老师的课题,赴珠三角地区进行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研究,并形成了专门的报告。所以,我在博一期间所经历的困惑(没有方向、使不上力)、发文困难等情形,想必也是大多数入了博士的同学所遭遇的共同处境。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积极适应并有更大的创造力。

结合博士入学前期的很多实证材料,以及博一期间的理论积累和实证调研,博二上学期起(2013年9月),主打性的工作就是写作。因为素材很丰富,主要聚焦灾害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政府购买服务等相关的主题进行书写,这个阶段初步写成了接近7-8篇文章,并与师友的多次讨论修改后陆续投出去。2014年全年,是一个收获之年,从当年的第一期开始有文章被录用刊发,一直到年底,文章陆续刊发出来,是博士期间发表文章最顺畅、论文成果最多的一个时段。所以,真正在2014年,没有再专门去写一篇一篇小论文,只是对一些杂志退回来的稿件,以及一些刊物反馈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因为2014年的重心是博士论文,包括研究主题、理论视角、实证材料、博士论文写作等都集中在这一年。对于我而言,2014年间,先后三次深度参与到实证研究场域之中(累计调查和观察时间约为100天),在每次调研前后都要与导师、其他老师和博士同学进行研讨,以找准方向再进场、在场中要能够随时跳得出来,因此,不断穿梭于理论与实践问题之中,寻找到二者之间的结合点尤为关键。令人欣慰的是,我选择的博士论文研究对象正属于社区体制改革领域的一个代表性个案,对它进行深度研究既能够反思我国社区体制改革的历史逻辑,也能够基于现实寻找到一条适合转型背景下的社区建设之路。这样的案例研究既能够在理论上对现有理论进行一些反思和修缮,也能够对于更大范围的社区治理创新、社区体制改革提供参考依据。关于我的博士论文的写作经历和主要观点,若有机会,再另行撰文介绍,在此不再赘言。

回顾一下博士期间的经历,有几点感受与大家分享:

一是,博一的过渡与适应是常态。硕士向博士的过渡并不是自然而然的,因为角色的转变以及角色期待、角色要求的差异,势必会让刚经历了硕士阶段的我们有诸多不适应之处,这是常态。

二是,博士几年应该各有侧重。无论基础好与不好,无论研究方向定与未定,我觉得博一期间应该拿来精细研读自己感兴趣的理论,并结合一定的实证研究,积累素材,为后续写作奠定基础。博一期间可以不用急着发表,如果修炼到家,写出来的论文成功发表率就高了很多。博二应该干什么呢?要分开说,博二上学期应该全身心写作,最好能一下子写个5-8篇初稿,然后一篇一篇修改定稿后投出去。

这里可能涉及到论文写作技巧的问题,这个想必很多公众号都推送过。我的经验可能与别人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我通过读文献或者基于实践调查发展问题后,首先会用2-3天看文献,把关于此问题的文献尽可能看一遍,把重要文献标记出来,以便写作时能够有所引用和参考;然后,回到自己要写的主题上来,进一步思考研究问题,搭建文章框架,一般是结合读过的文献以及自己的思考,尽可能列出文章二级标题出来。第三步就是进入写作阶段,其实,多数情况下,只要前面两步工作做到位,第三步我的经验就是往已经形成的这个框里装东西,这个步骤如果顺利的话,一周左右能够完成初稿。最后一步,就是对已完成的初稿进行修订,找同学来讨论修改。所以,一鼓作气写的话,大概一篇普通C刊文章的生产时间大约是2~3周(这说的是全身心读博士的状态,并且是一鼓作气写作)。当然,一篇文章出来,肯定会有损元气,不可能接二连三地写出几篇文章出来。所以,以20天为一篇文章的周期,我觉得应该是可以的。这样算下来,一个学期4-5个月,120天,写出6篇文章应该问题不大吧。

博二的第二个学期,一部分时间继续发表、修改论文,另一部分时间要着手进行博士论文工作了。因为到博三只有上学期可用来继续做博士论文调研和写作,博三下学期只有一点时间用于修改论文,接着就是预答辩、送审、答辩等诸多事宜。这样算下来,三年制的博士培养年限,只有2.5年可以有效利用。所以,如果不制定一个指向毕业的行动计划来,三年时间一不注意就过去了。

三是,博士期间一定要寻找搭档。怎么说呢,就是在博士期间一定要多与同学讨论,找到适合与自己思想交流的搭档非常重要。因为我们不能经常见导师,也不能经常与导师交流,只能是一些自己尤为不确定的事情必须要找导师来把关,否则,其他事项,可以尽可能多地与同学进行交流互动。我的经验是,除了与博士同学经常就某一个主题反复进行讨论以外,还经常合作发表文章,这是博士训练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四是,博士学习是个自主的过程。这个意思无需多言,简言之,入了博士,就要要求自己无论如何要能毕业。博士要毕业,外力很重要,但关键靠自己的努力。这大概就是我的博士学习经验,如果要说博士学习过程中有何收获的话,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学术科研能力有了实质性的提升。

5. 博士之后:社工之梦,仍在前方

博士读完自然就是就业了。我2015年6月毕业并能够留在本校做师资博士后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因为一方面,华理有我最喜爱的老师们,可以向他们不断学习,与他们一起助推社会工作专业和事业发展,这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情。另一方面,华理有着我钟爱的社会工作专业,自从我本科选择了社会工作专业学习,就认定了要在社会工作之路上毕其一生,所以,选择留在华理为我实现自己的社工梦提供坚实的土壤。

在博士毕业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与曾经作为师者的老师们一起共事,作为年轻的一员,深知自己各方面存在的不足与进步空间,一直秉持谦卑心态向各位老师学习请教。同时,作为2015级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班导师,与他们一起同行,相互分享和倾听各自的大学梦,竭力为他们答疑解惑,希望他们在社会工作学习之路上多一些支持和信心。另外,在向其他年级同学们讲解和讨论社会工作理论的课堂上,能够感知同学们对于社会工作的热爱,这将不断鼓舞着我们为实现自己的社工梦不断携手同行。无论如何,就像我这十余年的社工学习和工作之路,只要努力,就总会有收获。社工之路在脚下,我将继续砥砺前行。

  • 关键字
  • 社工
  • 责编:张燕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