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社工之星:他们,让绝望中的人寻到希望

2016-09-22 10:17   南方都市报(深圳) 投搞 打印 收藏

0

江门市公益创投至今已经实施三届,共开展了67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是一个个社工机构来承接完成,每个服务对象都是通过一个个社工来对接服务。

原标题:他们,让绝望中的人寻到希望

BEF15BC1109031F821A6F333E65979B6

C354C07D3D62F308C923EA5F9054FD76

江门市公益创投至今已经实施三届,共开展了67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是一个个社工机构来承接完成,每个服务对象都是通过一个个社工来对接服务。体弱多病的独居老人,有了社工帮助,开始变得乐观积极;敏感自闭的残障患者,有了社工帮助,开始拥抱社会;让每个身处困境的人感到希望,这是江门每一位社工努力的结果。

据江门市社工委统计,目前江门社工机构有100家,较2013年底增加了61家。全市专业社工有3238人,较2013年底增加2712人。他们是江门公益创投项目实施的主干力量,见证了社工机构发展越来越规范,越来越专业,也见证了江门公益创投实施三届以来在“养老·助残”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

人物

陈艺燕

昔日“小白”成了社工之星

陈艺燕很忙,上午到服务项目站点查看进展,下午约了香港来的社工督导聊天,按受南都记者采访是“挤”出时间进行的。怀着二胎的她,行动没有以前方便,但要兼顾的工作一点也没变少。五年前的9月27日,江门市江海区晨光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成立,陈艺燕成为其中一员,就像看着婴儿慢慢长大,她陪着晨光一起成长,看着她发展成为江门最老牌的社工机构之一。陈艺燕,也从一个不会写计划书的“小白”,成长为“广东省社工之星”,成为晨光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副理事长兼总干事,带领一拨刚入社工机构的年轻人在社会工作前线持续奋斗。

初做项目不懂写计划书

陈艺燕接受过多次访问,被问最多的是为何选择做“社工”。大学毕业后,从事金融行业的她,“半路出家”来到社工机构。选择做社工的理由很简单:“别人的问题解决了肯定开心,帮助别人我们也很开心。”

但刚开始接触社工,她并没有那么开心。由于欠缺经验,她甚至不会写项目计划书。“去利民(江门市利民社工机构)参观,偷偷瞟了几眼他们的项目计划书,回来后做到凌晨三点多,硬是把一份居家养老服务的计划书摆在领导面前。”她依旧清晰记得当时的“囧样”,现在,她已经能驾轻就熟地完成一份计划书、一份报告。

她也依稀记得,五年前第一次搞活动,是一个很大型的冬至活动,大概有120多人参加。“当时江门市有十来个社工,屈指可数,都说干不了这事,控制不了场面。最后在义工的协助下,我们才顺利完成。”陈艺燕说,也是从那时起,她才意识到义工的重要性。

曾也被服务对象上门骂

这期间能坚持下来,凭借的是一份“热爱”,当然陈艺燕也遭遇过不少挫折。“刚开始不懂社工服务守则和准则,惹恼了服务对象,对方有空就去服务站点找我,并且骂得好厉害。”她说,服务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工作中也会有不同境遇,但只要解决了问题,就会觉得开心。

“做社工就像爬山,不管专不专业,就算你穿着睡衣和拖鞋去爬也没关系,只要顺利到达山顶就行。”陈艺燕说,这句话对她五年的社工之路影响很深。“不再害怕别人说我不是专业出身,而且会更注重服务的系统性和规范性。”用更加专业的态度,她和同事们一起走过了五年。

她所工作的晨光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人员从4人变到41人,服务站点从1个拓展为11个,服务金额从19.8万元到250万元。当然,也收获了很多荣誉:“侨乡优秀社工机构”、“全国社会工作标准化服务示范单位”、“江门市第一家免税社工单位”、“江门市5A社会组织”等等。“你要知道,当时我们还为机构起名为 晨光 还是 晨曦 争执不休,最后认为 晨光 更容易写和容易记,就定了它。”

被评为广东社工之星

陈艺燕说,这五年,社工行业的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一批又一批新社工机构,但也经历了一轮又一轮大浪淘沙式的淘汰。三年的公益创投给了很多社工机构生存的希望,也打破了很多社工机构侥幸的心理,规范了社工行业的发展。“晨光是这一创举的受益者,三年的公益创投都参与其中,服务也得到业界的认可。”

在这五年间,她也完成了创业、结婚、生子、买房、怀二胎等人生大事。在工作领域,她已经是江门市专家评估委员会成员、江门市首届本土见习督导和广东省社工之星。

做社工就像爬山,不管专不专业,就算你穿着睡衣和拖鞋去爬也没关系,只要顺利到达山顶就行。

——— 陈艺燕

林美嫦

回家乡开启专业社工模式

林美嫦很爱笑,活泼幽默的性格成了她的“招牌”,这也让她成为身边人的“开心果”。一年前,第二届公益创投项目新会区睦洲镇居家养老助残综合服务项目开启,由新会区彩虹社工中心负责运营,服务总监林美嫦从此开始了365天工作模式。而正是这种“拼命三郎”的工作态度,项目在去年10月的中期评估中获得第一名,今年2月的期末评估中获得唯一优秀。林美嫦也获得了新会区优秀社工、侨乡社工杜鹃花奖等荣誉。

遇到困难她会“挺身而出”

林美嫦是新会人,大学期间学的就是社工专业,毕业后在广州工作了5年,去年1月回到家乡发展。彼时江门市第二届公益创投刚开始,她便和团队一起开启了新会区睦洲镇居家养老助残综合服务项目。

此前,她没有过在农村开展社工工作的经历,虽然有专业知识,但面对的服务对象是全新的,几乎从零开始。“有时会被拒绝、被责怪,但我不能退缩,我需要打鸡血,还要给同事打鸡血。”她笑着说道,工作中会遇到困难,这个时候她会“挺身而出”,鼓励同事,和不同的人进行沟通协调。

这一年多时间,她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服务中心。项目从规划到进驻,再到今年的续约,她和项目一同成长,没有错过任何节点。“我需要带领整个项目向前,链接资源,推新服务,和领导沟通等。我喜欢这份工作。”

社工是一辈子的事业

经过一年的专业运营,新会区睦洲镇居家养老助残综合服务项目超过许多人的预料,建立起一套完整、规范的农村社会工作服务效模式,收到多方好评,还多次被江门市推介出去。

“领导都很看好这个项目,很多现场会都在我们这里开,我想低调都不行哈。”林美嫦幽默地说道。而因为项目开展良好,她已经接受过多次采访。“我经常被问项目怎么开展、怎么培育……”现在,她已经能熟练地同大家分享经验了。

和项目一起成长,她说会特别有感情,觉得乐在其中。“从一张白纸,看到项目和团队在成长,觉得大家特别有创造力。一开始做得累,但慢慢会越来越喜欢。”

谈到社工工作,她说这是个充满挑战的工作。“我不喜欢太平静,喜欢有挑战。”尽管会很累,但她表示仍旧会继续。“社工是一辈子的事业,喜欢干啊,家人也支持我。”

有时会被拒绝、被责怪,但我不能退缩,我需要打鸡血,还要给同事打鸡血。

——— 林美嫦

采写:南都记者 蒋臻

受访者供图

(原标题:他们,让绝望中的人寻到希望)

  • 关键字
  • 社工
  • 责编:安旭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