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世荣:八旬“编外”社工成了社区里的热心人

2014-10-27 10:14   金陵晚报 投搞 打印 收藏

0

社工在几年前还是一个新词汇,近年来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市民熟悉了,在建邺区兴隆街道桃园居社区有一位叫毛世荣的老人,年过八旬的他,就是社区的一位“编外”社工。十几年如一日与社区的社工一起正常上下班,不拿一分钱报酬。

原题:八旬编外社工成了社区里的热心人    

金陵晚报讯(记者肖雪)社工在几年前还是一个新词汇,近年来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市民熟悉了,在建邺区兴隆街道桃园居社区有一位叫毛世荣的老人,年过八旬的他,就是社区的一位“编外”社工。十几年如一日与社区的社工一起正常上下班,不拿一分钱报酬。

社区里的居民遇到困难了,他第一个伸出援助之手,在2009年10月的一天,桃园居小区10幢一张姓居民,因丈夫重病无钱医治,情急之下割腕自杀。

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赶到的还有毛老,他们在第一时间合力把伤者送医院医治。面对无力支付医疗费的居民,毛老从自己每月一千多元的退休工资里拿出100元,然后动员社区居民为其捐款。

在毛老的带领下,不少居民都主动伸出援助之手,为那户居民筹到了1.2万元捐款,除此之外,他还主动与院方协调,把张姓居民的情况告诉医院,最后院方还根据患者的实际困难,破例减免了相应的医药费。

由于长期在社区帮忙,对于桃园居社区的情况他更是了如指掌,毛老不仅对所有的楼栋长、志愿者、积极分子的个人及家庭情况非常了解,对社区的一草一木也都非常熟悉。

小区开展活动,他知道哪些人有哪些特长、可以担当哪些角色;社区规划时,他知道社区哪儿可以栽树,哪里可以种草,哪儿可以种花。

当他在小区大门口或社区值班,在证实外来人员身份后,他能很准确地说出外来人员想要拜访的居民家的楼栋、单元和联系电话。一些刚来的社工,对于社区还不够熟悉,都要向毛老请教一番。

社区工作非常繁琐,要熟悉的法律法规、相关政策非常多。作为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对于政策的掌握更是熟练。大家笑称他是“流动的社区服务站”、社区的“活电脑”。

丹桂居小区12幢居民吴女士失业后,以自由职业者身份缴纳了养老和医疗保险。按当时的规定,“4050”困难人员失业期间自缴社保,政府将退还2/3补贴。

吴女士找到毛老后,他立即带她到社区申请办理相关程序,使她拿到了“意料之外”的那部分补贴,让居民非常感动。

社区党支部书记也总是说:“毛世荣老人对社区工作和社区的每个家庭了如指掌,一般的社工也很难做到像他一样。社区有毛老这样一个老人,真是应验了那句话‘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 关键字
  • 社工
  • 责编:姜妍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