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疫情期间,社工压力比医疗人员大

刘钰铃 2022-02-16 09:22   联合早报 投搞 打印 收藏

0

新加坡一项研究显示,冠病疫情期间,超过半数前线社会工作者出现轻度至重度焦虑症状,比面临心理压力的医疗人员更多。

新加坡一项研究显示,冠病疫情期间,超过半数前线社会工作者出现轻度至重度焦虑症状,比面临心理压力的医疗人员更多。

由新加坡新跃社科大学领导的这项研究,在去年6月19日至27日间,针对308名来自社会服务领域的社工展开调查。当中39.3%在家庭服务中心工作,33.1%在医疗机构任职,其余则在其他社服机构。

此研究旨在调查前线社工在疫情期间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以及探讨培养心理韧性和公司给予的援助是否有助减轻心理压力。

家庭服务中心社工抑郁症状更明显

新跃社科大学纳丹人力发展学院社会工作课程主任辛文卿教授昨天通过线上讨论会分析研究结果。

调查发现,出现轻度至重度抑郁症、焦虑症和压力的社工,分别占受访社工总数的45.8%、56.5%和38.3%。比起其他社服机构的社工,家庭服务中心的社工有更为明显的抑郁症状。

面对焦虑症状的前线社工也比有类似症状的医疗人员还多。

辛文卿指出,由于医疗人员可借鉴其丰富的经验来应对冠病危机,因此他们会比社工更有准备。

他发现:“医疗人员很快就能收到第一手资讯,而社工往往会因为面对未知,及缺乏相关资讯而倍感压力,并出现抑郁倾向。”

“此外,公众会常赞扬医疗人员所做的工作,却很少对社工予以肯定。社工如果能够得到认可和支持,将会对他们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很大帮助。”

研究也发现,21岁至29岁的年轻社工比30岁至39岁的社工更焦虑,工作未满三年的社工也比有超过六年经验者表现出更高的焦虑倾向。

学会自我照顾和抗压,有助社工长期心理健康

辛文卿认为,学习如何变得更坚韧,可让年轻且经验较少的社工更好地处理心理压力,避免出现职业过劳并保持专业态度。

“社服机构须要更关注职员的心理健康,为前线社工提供所需的援助,培养他们的韧性,使他们为未来的挑战做好准备。”

此研究也显示,机构若给予社工支持和关怀,如提供一些奖励,将减轻社工的心理压力和提振士气,有助他们更好地面对挑战。

与此同时,让社工学会自我照顾以及建立抗压能力,也对他们长期下来的心理健康状态有帮助。

国家发展部长兼主管社会服务整合事务的部长李智陞透过预录视频致辞时,呼吁国人参与志愿服务,帮助有需要的群体和家庭,了解他们所面对的挑战,一起为社会服务的转型尽一分力。

他指出:“通过民间、公共和私人领域的密切合作,以及更好地整合和协调我们的社会服务,我们一定能够安全地克服疫情挑战,共同打造一个更强大且具韧性的包容社会。”

  • 关键字
  • 社工
  • 责编:孙彩丹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