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对志愿服务发展提出新时代要求。随着社会发展,发展志愿者不仅成为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增强社会服务力量的举措之一。社会工作日渐成为专业社会服务的选择,社会工作者(简称:社工)也日益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工和志愿者作为社会服务发展的两股重要力量,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国家在关于社工人才建设文件中就提出“社工+义工(志愿者)”联动机制,加强“社工+义工(志愿者)”双工联动,强调“社工引领义工开展服务,义工协助社工改善服务”,共同促进社会服务的有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4·13”讲话,为海南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全省进入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浪潮中。在这样的背景下,S市作为旅游城市,在社会服务的发展道路上也在积极探索具有本土特色的服务路径。S市志愿服务发展已经有一定的历史,在本土举行的各种国内外活动中总能见到志愿者的身影,志愿服务已经成为S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纵观志愿服务的总体发展,存在着系统化程度不足、志愿组织数量有限、志愿服务活动零碎化等局限。随着社会发展,志愿服务的发展未能充分满足社会的需要,人们需求的多元化也对志愿服务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4年S市撤镇设区后,由区级直接管辖村居,进行“扁平化”的行政管理。为加强基层社区治理,解决区级机关人少事多的矛盾,S市积极推动专业社会工作发展,尤其T区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模式,在全区首先建立社会工作综合服务站,引进专业社工开展社会服务,增强基层社区服务的力度。笔者作为一名返乡社工青年,在社区服务将近一年的时间中,对于发展本土志愿服务,尤其如何联动社工专业服务力量助推志愿服务的发展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搭建“双工”组织交流平台,增强社区服务的力量。在笔者接触以及不完全了解中,目前S市的志愿者组织主要以所在的组织为主要活动载体,志愿组织之间、志愿者与社工组织之间缺乏沟通交流的平台,容易导致服务的重叠化,以及不利于组织之间的相互学习与成长。基于目前志愿者发展的局限性,社工可以尝试以已有的志愿组织为基础,搭建起志愿服务组织与社工组织之间的交流互动平台,如定期组织开展组织交流会,以活动为媒介联动多家志愿组织共同开展社区为民服务等,通过多样化的途径增强志愿组织与社工组织之间的沟通,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与了解。社工组织与志愿者组织之间应该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联动双方的力量共同开展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加强社区居民志愿组织发展,凝聚社区志愿服务力量。据了解,S市志愿者组织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市级与区级的志愿组织力量也渗透在S市各个角落,为当地的居民提供志愿服务。但是在社区中缺乏居民志愿服务组织,社区中居民本身的志愿力量未能很好发挥出来,社区中志愿服务氛围不够浓郁。社工扎根于社区中,与社区居民联系最紧密,社工不仅在于通过个案满足个别化的服务需要,同时善于通过联动多方的力量、整合多样化的资源为居民服务,而孵化培育社区志愿组织是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策略。社工借助专业服务方法增强对社区志愿组织的培育,一方面可以以社区中现有的草根组织为基础,加强对社区草根性组织的培育,促进组织的成长与成熟。另一方面挖掘社区中的热心居民,培育社区领袖,组建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增强社区志愿服务力量。
加强志愿组织的专业化发展,注重志愿者的专业化成长。目前部分的志愿者组织主要以开展传统的慈善志愿服务活动为主,如社区敬老、爱心助学、助孤扶残等主要类型,服务内容主要是便民服务、活动协助与帮扶弱势群体为主,在专业化志愿服务上比较少。随着志愿服务的深入发展,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不仅需要爱心,更需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服务能力,才能够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要。现在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不仅在于奉献爱心,也注重个人成长与社交需要,希望提升服务的专业化程度。同时对于志愿者组织而言,随着国家对志愿者组织加强制度管理,对于志愿组织的管理要求也日渐提高,志愿组织也需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管理与服务能力,才能够推动组织的可持续有效发展。
完善志愿服务培训机制,提高志愿者的服务能力。目前本土区域内针对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的培训有限,同时专业化层面的培训主题更是微乎其微。此外,志愿服务组织以松散型的管理为主,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的灵活性比较大,内部针对志愿者的专业培训不足。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完善志愿服务培训机制。从政府层面,在加强对志愿服务组织进行管理的同时,可以提供相应的专业培训;从志愿组织层面,重视对组织成员的学习与成长,组织内部也可以定期举行专题培训学习,提高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在专业培训方面,志愿组织除了加强内部培训,也可以积极参与社工领域的培训,以及与社工组织合作共同开展主题培训,提升志愿者的专业服务能力。
完善志愿者激励机制,增强志愿者的凝聚力。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虽然基于奉献爱心为出发点,但是志愿者本身依然需要得到组织与社会的肯定。在志愿者的激励机制上,相关的做法值得借鉴,如积分入户;定期对优秀志愿者进行表彰鼓励;开展时间银行项目,志愿者通过做志愿可以将志愿时进行交换等。同时组织内部也需要加强志愿者的团建,增强志愿者的凝聚力,也利于促进志愿者对组织的归属感。因此,完善志愿者激励机制,增强社会对志愿者的认可,对于志愿者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增强组织风险管理,强化志愿者安全意识。随着社会风险性的提高,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安全性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也开始注重自身的权益保障,对于组织的风险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社工组织而言,在链接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时候,需要提前进行志愿者培训,尤其对于活动中的注意事项需要明确化,提高志愿者参与活动的安全意识。对于志愿服务组织,同样需要注重组织成员的风险管理,包括为组织成员购买保险提供保障,外出行动搭乘合法交通工具等。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保障机制有效落实。建立完善的制度体制是保障社会服务发展的重要基础,无论是社会组织的发展还是“双工联动”机制的推进,都需要相关主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统筹主导,增强对社会服务发展的重要意识,加强行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完善行业的制度体系建设,为专业服务发展提供明确的规范指引。同时相关政府部门需要配套相应的措施保障制度落实,进一步加强行业的监督管理,优化社会服务发展的基础建设,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社工与志愿者是社会服务发展中的两股力量,对于促进民生服务扮演重要的角色。目前S市志愿组织发展逐步成熟,组织日渐成规模,志愿组织的力量强大,但是专业服务水平仍需要进一步提升。本土的社工处在缓慢的发展期,社工力量还比较薄弱,专业服务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地提升,但是作为专业服务的选择,社工的专业性有一定的优势。基于当地社工与志愿者的发展优劣,两者可以加强联合与互动,优势互补,增强社会服务的专业力量,为本地的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营造社区的良好志愿服务氛围,助力自由贸易港建设。
(投稿单位:三亚北斗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