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村特殊困难群体的直接服务,到社会资源的链接和再分配,再运用资深社会工作督导力量指导基层社会工作实务案例方式,从而带动更多的社会工作者参与脱贫攻坚事业,深圳市慈卫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以下简称“慈卫”)多年来积极响应党委政府的号召投身国家脱贫攻坚伟大战略,从未停歇。
镜头一:农疗基地熨帖农村特殊困难老人
犹记得那个炎热夏天,第一次走入一个院落,第一声“阿姨好”,回应的却是一声声烦躁的蝉鸣。“呆滞”是形容那时的院落老人最贴切的词汇。整个村落不大,但村民对这个院落似是遗忘,又似是畏惧,因为他们每每对于问起这个院落就避而不谈,却总记得谆谆教导自己的孩子不许靠近这个地方。所以即使离得仅几百米的距离,小镇上圩日的喧嚣也穿不透并不厚的院墙,闹腾的婴孩也不会因迷路而误入常常敞开的院门。原本对此偏见不置可否,走入这个院落时,突然有些理解那些村民,这里确实缺少生气。
这个院落名叫广东省广宁县排沙镇敬老院,也是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慈卫社工扎根的地方。作为民政部农村特殊困难老人社工服务示范项目,慈卫社工很庆幸来到这里,看到了这群深处偏远贫困山区的特殊困难老人。
社会工作者来这里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敬老院院长,发动他带动院内积极分子加入到志愿者队伍,让他们讲述老区光荣的革命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重温老区光辉岁月。有了他们的加入,接下来的服务开展就变得更为自然,合唱、看电影、手指操、书画、茶艺、义诊……社会工作者慢慢在这些康娱活动中与院落其他老人建立信任关系,拉近了与老人之间的距离。关系建立后,社会工作者开始将服务重心从康娱类转向治疗型服务,通过沟通小组,缓解了院内老人之间、院内老人与院方管理人员之间的矛盾纠纷,并协助当地党委政府完善了院舍入住和管理制度,以提升敬老院的专业化服务水平。
同时,慈卫社工还积极促进院外社区舆论环境的改善,唤醒村民的自助和互助意识,培育村落志愿者队伍,使得深藏于当地文化中“热情、古朴、厚道”的优秀乡俗民风通过服务一一转化成为建设和美农村社区的精神资源,让村民和孩子走进敬老院,打破院墙隔阂。社会工作者利用敬老院旁的空地,发动院内老人一起开垦空地,种上小白菜、玉米和瓜果,杂草清理、土地翻新、播种、浇水,每天悉心的照料都由院内老人的动手参与,通过劳作活动筋骨,也在种植、收获过程中放松身心。每到收获的季节,在采摘时总能看到老人们的笑脸,采摘小白菜时,菜地里就传来了合唱团成员“火星姐”嘹亮的歌声“东方红,太阳升……”,下午大家的碗里也多了一道鲜嫩翠绿的小白菜。
这片菜地社会工作者管它叫农疗基地,起到疗养放松效果的同时,让生活在敬老院内的失地老人重新找回以往生活的记忆,也增加了特殊困难老人的经济收入,改善了生活质量。2014年至2018年期间,在社会工作者的动员下,农疗基地共种植蔬菜瓜果8亩,产生经济效益约35900元。社会工作者还根据老人的优势,设计了老兵口述史和文化传承服务,让散居在外的五保老人进学校给学生讲革命历史、讲传统文化。这促成了老人由被照顾者向使能者的华丽转身,敬老院恢复了生机,每个老人脸上绽放出了笑容。
镜头二:小小书包温暖留守儿童
“我们这里有一批书包,不知道你们那里有没有需要?”一个很平常的下午,慈卫社工接到一个已合作多年的爱心企业的电话。问清楚情况后,慈卫社工决定要下这一批200多个的书包。
接下这一批物资后,慈卫社工选定了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啸仙小学的孩子们作为书包捐赠对象之一。
东源县是广东省级重点扶贫的特困县,也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50多名党员之一、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人民审计制度的奠基人——阮啸仙的故乡。
啸仙小学是阮啸仙的母校,1906 年创办,至今已有110 年办学历史,坐落在阮啸仙故居旁,有接近100名学生在此就读。校内陈设简单,校门上方端端正正的“啸仙小学”四个字,进去后就是水泥地的操场,左右两边是教学楼。操场和教学楼看起来有些陈旧。据广东省审计厅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干部介绍,三年前工作队入驻后调研发现,这所学校由于建造多年,屋面漏水现象严重,墙体破旧不堪,防雷装备缺乏,强电线路裸露,教学设备简陋,在这读书的孩子们存在安全隐患。不少村民不得不把孩子送到距离较远且需每日搭乘渡船的东江对岸义合中心小学上学,有的甚至到东源县城借读。于是驻村扶贫干部多方筹集了60多万元,对啸仙小学教学场所进行修缮,也让孩子们就近入学。
了解到该所学校孩子们的实际需求,慈卫社工积极与扶贫干部取得联系,将这批书包运到啸仙小学。正值孩子们放学时间,孩子们跑到社工们的身边帮着搬运一箱一箱的书包。书包搬进学校后,孩子们又整齐地回到队伍中,饱含期待地从社会工作者手中接过新书包。队伍一解散,就飞快地回到教室,将原本在桌子里的书一股脑儿地装了进去,然后开心地跑出了校门往家里赶。
校长说,他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在这所小学任教了几十年。家乡经济欠发达,没有什么太多就业机会。大多人都外出打工,农村“空心化”现象很严峻。这些孩子大多为留守儿童,他们的成长需要更多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关爱。自从扶贫干部入驻后,也有更多的爱心资源注进学校,孩子们也变得更努力、更上进。社会工作者看着孩子那远去的身影,想着能将深圳爱心企业的资源对接到亟须的服务对象身上,让它们发挥最大价值,这正是发挥了社会工作资源链接和再分配的作用。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要想推进社会工作服务,也需要专业社工力量撬动社区和其他各方的资源,并加以合理运用。之后,慈卫社工分批将剩余的书包以及链接到的社会资源投放到贫困家庭的流动儿童和其他地区的留守儿童手中。同时,社会工作者倾听每个孩子的心声,陪伴他们共同成长,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更好地推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在孩子们成长路上,慈卫社工为孩子们铺上一道阳光,温暖心灵,绽放微笑。
镜头三:“扶贫工作组+社工服务站”精准帮扶
近年来,全国脱贫攻坚工作如火如荼。慈卫社工也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工作的号召同广东省惠州市重点扶贫建设村——惠州市博罗县光辉村签订了共建合作协议,希望通过与政府、企业和驻村扶贫工作组一起合作,共同推进光辉村的脱贫工作。
两年多来,“扶贫工作组+社工服务站”的扶贫工作模式初显成效,村内贫困户精神状态也有了很大改变,小红的家庭就属于其中一个。小红家有3个孩子,除了小红,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几年前父亲因病去世,就剩下母亲和3个孩子相依为命。母亲没有正式工作,只能打零工维持家用,还要照顾3个小孩。慈卫社工第一次见到小红,她正在上小学6年级。扶贫工作组的干部和社会工作者一起去小红家里探访,小红母亲跟工作人员介绍家里情况,而小红一句话不说,独自在旁安静地做作业,直到母亲叮嘱“跟叔叔阿姨说谢谢”,才小声地道了谢,之后又开始埋头写作业。
作为一个因家庭变故致贫的家庭,小红的母亲面临着巨大的家庭照顾压力,而小红作为家中长女,是目前减轻母亲照顾压力、未来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优势资源,而且小红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也需要给予持续的关注和支持。社工团队和扶贫工作组干部及当地社区居委会对这个困难户非常关心,帮助其申请了相关的救助政策,并在一些节日进行慰问,但对怎么帮助孩子的成长、缓解母亲的压力却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亟待专业社会工作力量介入。社会工作者评估后决定和小红及其母亲做进一步沟通,帮助小红母亲舒缓心理压力、学习儿童的教养沟通技巧,持续跟进并帮助小红缓解学习压力,理解母亲的压力,并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庭责任。
经过半年多的介入,小红顺利升上初中,不时跟社工哥哥和姐姐沟通学习的近况,还就竞选班长征求社会工作者的意见。小红母亲也经常鼓励孩子去参加社区组织的儿童活动,在与孩子沟通交流方面更为顺畅。但真正想让小红家庭脱贫,还得将希望寄托于小红就业后。不过社会工作者相信,小红对家庭的责任心已萌芽,这一天的到来只是时间的问题。
梳理和总结慈卫公益在光辉村的扶贫工作,政府、爱心企业和驻村扶贫工作组主要开展产业扶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社会保障政策等偏“经济”“硬件”“物质”方面的工作,而社工服务站则输入理念、规则及技术,提供动员、组织、赋权与陪护等偏“文化”“软件”“动机”的服务,比如进行心理评估、特殊个案跟进、扶贫资源链接等。在由多方共同推进的扶贫工作中,各自了解和发挥彼此优势,方能更好地利用资源,助力脱贫攻坚。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