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流动人口数量激增,其中有一大部分是随在外打工的父母而来到城市的流动儿童。
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大多外来务工人员只能居住在环境杂乱,存在许多安全隐患的城中村,父母又多忙于生计,对孩子缺乏监管,加上流动性极强,这些流动儿童的自身安全难以得到保障。本文对流动儿童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原因需求着手,社会工作进行介入流动儿童的安全保护,并提出了相应的介入方案。
一、社会问题描述
(一)社会问题界定
1、流动儿童
在国家教委、公安部联合发布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住办法》中对流动儿童的定义指6-14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员流入某地,并且居住半年及半年以上,具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儿童。
简单来说,就是流动人口的子女,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产物,伴随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而出现的。流动儿童是随父母来到城市,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流动儿童”群体。
本文所研究的流动儿童,主要是指跟随进城务工的流动父母一起,在城市中生活的未成年子女。流动儿童是由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结构造成的,是被边缘化的特殊群体,他们既无法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教育机会,又被农村教育体系所排斥。
2、城中村
从狭义上说,城中村是指农村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农民转为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而演变成的居民区,亦称为“都市里的村庄”。
从广义上说,城中村是指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生活水平低下的居民区。
3、城中村流动儿童的自身安全问题
安全是指不受威胁,没有威胁、危害、损失。安全问题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安全问题包含人身安全、心理安全、食品安全、卫生安全等内容;狭义上的安全问题特指人身安全。
是作为自然人的身体本身的安全,任何人不得侵犯他人的自身安全。对于本文的介入对象—城中村流动儿童的自身安全问题主要是指因父母监护缺失,自我保护意识较差而导致的一系列安全问题,主要针对的是流动儿童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人身意外伤害和人身侵害问题。
(二)社会问题的现状
城中村具有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双重特性,它一般存在于发达城市内,且位于靠近商圈的交通便利之处。城中村内人口相对密集,外来人曰较为集中,但住房条件极差、环境脏乱、违章乱建现象更为严重。
在此生活的儿童自身的安全难以得到保障,社区的氛围无法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生活场域和安全的环境,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二、理论基础
1、马斯洛需求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动机理论,以对人类需要的理解为依据,把人类的需要概括为三大层次:基本需求、心理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三个层次按照阶梯状分布,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关系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满足一个人独特潜能的需求。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具有层次性,人类的各种基本需求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彼此重叠的,是一个按层次组织起来的系统,他认为,只有低级的需求的得到满足后才会出现高一级的需要。
2、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作为社会工作重要理论之一,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人在“人在情境中”,把人类成长的社会环境看作一种社会性的生态系统,注重人与环境间隔系统的相互作用,认为人生来就有与环境和他人互动的能力,并且人能够与环境形成良好的调试关系。
三、安全的成因分析
1.儿童自身
流动儿童随父母到城市,对各方面都存在着不适应问题,城市的人口远多于农村,生活环境也比农村更复杂,人际关系更乱,由于流动性极强,接触的教育也相对较差,孩子的能力较于城市也存在较大的问题,不能深入的了解城市环境中的安全隐患,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2.家庭方面
父母作为监管人监管不力。流动儿童的父母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教育更好的生活条件,不得不忙于生计,忙于赚钱,一天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工作,用简单的流水线工作换取低廉的经济利益,对孩子的照料存在明显的缺失。
同时,父母本身普遍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教育水平也大都是初中及以下,文化层次低,自身对安全知识的了解就不足,对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安全教育和法律意识,放任孩子自由玩耍,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问题。
3.学校方面
在我国,虽然大部分学校都有开设“安全教育”课程,但只是单纯的教授理论知识,没有进行实战演练,大部分学生并不能深入准确的了解存在的安全隐患,在危险来临之时也不能及时采取措施。
加上流动儿童的流动性极强,在流入地入学接受教育本身就是问题,因而学校并没有将自身的教育发挥的淋漓尽致。
4.社区方面
“城中村”由于条件特殊,存在着许多问题,基础设施陈旧,违法违章的建筑相当集中,卫生条件脏乱差,“城中村”的人口由村民、市民和流动人口混合而成,人口杂乱。对于流动儿童,也缺乏安全的可供玩乐的公共场所。而且缺乏健全的监督跟管理体制,对于社区中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的排除。
社会工作介入路径
1.学校层面
在学校社工应整合相应资源开展一系列的安全教育知识讲座,邀请消防队员、医护人员、公安部门人员共同开展一系列关于如何流动儿童保护自身安全的讲座。
同时开展安全情景体验,摒除单纯的说教模式,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之中,让孩子在真实的情境中最大可能的多获得知识与技能,加大对流动儿童的重视程度,提升儿童自身的安全保护意识,促进流动儿童的健康发展。
2.家庭方面
增强父母的安全意识,降低家庭的安全隐患。由社会工作者组织发起,向“城中村”流动儿童的父母进行征集志愿者,秉承自愿报名的原则,成立安全委员会。
让家长意识到流动儿童安全的重要性,同时让其带动社区其他流动儿童父母的安全意识。起初,由社工对安全委员会成员进行培训,带领安全委员成员进行入户排查安全隐患,后期,采取老成员带新成员的方式,在参与中提高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对流动儿童的自身安全的保护。
3.社区方面
在社区里,流动儿童放学后空余时间较长,父母也缺少监管时间,可以在社区为流动儿童建立“四点半课堂”,让放学后无人看管的流动儿童可以集体学习,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提高流动儿童的学习效率。同时基层社区应加大对“城中村”地区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更好的为流动儿童提供帮助。
从生态系统理论来看,流动儿童的主要生活场域是无外乎家庭、学校和社区,社会工作者从这三面进行介入开展儿童保护工作十分有必要。
“城中村”的流动儿童具有极其特殊性,流动儿童的外部成长条件存在着诸多劣势,如不妥善处理,会对他们产生极大的影响。关注流动儿童,激发流动儿童的潜能,保护流动儿童的自身安全极其重要。
需要社会工作者的努力,共同构造“学校—家庭-社区”的保护机制,促进流动儿童安全成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