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社区潜力 让人人慈善的热情燃起来

2019-10-21 09:26   中国社会报 投搞 打印 收藏

0

“聚善空间”通过引入龙华对口帮扶地区的农产品,在为社区居民提供绿色生态果蔬的同时,助推精准脱贫。这个“空间”,既是存储慈善物资的场所,还是聚合公益服务的枢纽,更是传播公益理念的平台。它与“聚善日”“聚善义工”、社区基金一起构成龙华区动员全民参与脱贫攻坚、参与公益慈善的亮丽名片。

自从家门口有了“聚善空间”,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北站社区居民王女士便经常光顾。“就拿煲汤来说,这儿的材料品质又好又便宜,不但实惠还支持了扶贫工作,很有意义。”王女士乐呵呵地说。

“聚善空间”通过引入龙华对口帮扶地区的农产品,在为社区居民提供绿色生态果蔬的同时,助推精准脱贫。这个“空间”,既是存储慈善物资的场所,还是聚合公益服务的枢纽,更是传播公益理念的平台。它与“聚善日”“聚善义工”、社区基金一起构成龙华区动员全民参与脱贫攻坚、参与公益慈善的亮丽名片。

让“随手慈善 人人慈善”从愿景变为现实

社区既是慈善资源的需求方,也是慈善资源的供给方。“如何把社区里的慈善资源激活起来,做什么样的慈善”是龙华从2011年建区之初就提出的问题,8年来,探索一直在路上。

“龙华区是深圳的产业大区、人口大区,一方面,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比例倒挂,高达10∶1,人口流动频繁,街坊邻里交流少、社区事务参与少、居民慈善意识普遍偏低;另一方面,建区时间短,慈善工作网络不完备,缺乏专业人才,志愿力量薄弱,基层资源未能有效开发利用。”龙华区民政局慈善工作负责人钟燕说。在认真分析了制约全区慈善事业发展的症结后,围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工作主线,该区从社区建设着手,设计“聚善家园”项目,引导社区居民进行持续性的小额捐赠,激发居民参与活力,逐步实现人人能参与、随手可慈善。

2017年12月,“聚善家园”项目正式启动,通过一个“聚善日”、一个“聚善空间”、一支义工队伍、一支社区基金这“四个一”,搭建“随手慈善、人人慈善”的社区居民互助公益服务体系。同时,以党建为引领,将党组织活动与社区活动结合,慈善文化活动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为慈善公益把脉掌舵。2019年5月,该项目获评深圳市关爱行动“十佳创意项目”。

“公益慈善不只是捐钱,还可以捐物、捐时、捐空间,项目对这些资源都进行了衔接设计。”钟燕说。

 用四个一画出聚善同心圆

“妈妈,我也要做中国结,我要做公益。” “我要用零花钱为山区孩子捐一个书包。”9月7日下午,龙华区99公益日暨“聚善日”活动启动仪式在壹方天地主会场举行。在慈善集市,很多市民尤其是孩子们踊跃参与中国结、彩蛋画、书法扇画等工艺品制作,当天所有非遗工艺品义卖收入,全部用于项目捐赠。

“我们把每月最后一个周日定为‘聚善日’,在各个社区动员爱心家庭、爱心企业及社会组织举办‘公益集市’,鼓励居民将闲置物资义卖、互换或捐赠,培养居民的公益习惯。”钟燕说,今年特意把8月的“聚善日”与99公益日活动合二为一,居民参与公益的热情更加高涨。

在大岭、北站、浪口等社区,志愿者走上街头爱心义卖、劝募,爱心家庭将家中闲置的衣物、学习用品、玩具等,拿到慈善集市交换或售卖;在白石龙、库坑等社区,社区党委联合社区工作站、社会组织、爱心商家等,开设“志愿服务一条街”,引入游戏互动、知识问答、公益义诊等形式多样的慈善活动……“每个月我都会带孩子参加,孩子把二手书籍、玩具售卖,所得进行公益捐赠。我也会经常捐赠一些米、油等生活用品。虽然钱数不多,但现在做公益已成了我们的习惯。”白石龙社区居民张女士告诉记者。

如果说“聚善日”是龙华的社区“公益节”,那么“聚善空间” 就是爱心加油站。面对不断增多的捐赠物资,2018年,龙华区民政局牵头,各街道及社区提供场所,建设聚善空间,引入社会组织作为主体,利用智能系统对居民捐赠的物资进行规范化管理。空间还提供1个-2个公益性岗位,帮助解决困难群众就业难问题;建立“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展示及义卖社区残疾居民及困难家庭制作的手工艺品等,传达慈善理念,提高社会各界对困难群体的关注度。

在龙华,“聚善义工”改变了慈善公益的传统概念,慈善不再是施助者对受助者的帮助,受助者也成为公益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各社区组建起公益志愿队,鼓励社区居民尤其是困难群众加入,对志愿者开展的家电维修、物资整理等服务量化积分,按分值在“聚善空间”兑换物资,从“受助者”转变为“助人者”,让慈善成为一种风尚。

如何让社区慈善可持续发展?社区基金应运而生。龙华区借助专业慈善组织的公募资质,设立社区互助基金,在社区党委的统筹下,多元筹措资金,增强“造血”功能,并采用项目运作方式优化社区公益服务,取之社区、反哺社区。

“‘聚善家园’有载体、有空间、有队伍、有资金,是一个完整的社区慈善体系,一个慈善捐赠的闭环,一个聚善的同心圆。”龙华区民政局局长潘芸如是总结。

社区慈善在聚合中彰显强大能量

有这样两组数据对比:6.8万人次、147万元,62.8万人次、2733.49万元,人数相差近10倍,资金相差近20倍。前一组是2018年99公益日期间,龙华区慈善会社区扶贫项目的参与人数和筹款总额,后一组则是今年的数字。两组数据天壤之别,改变却只在一年间。这是盘活社区慈善资源、聚合公益能力的效果。

“赤岭头支持、茜坑支持、新澜支持、新田支持、黎光支持、大水田支持、元芬支持……”近日,龙华区“聚善家园”微信群被 “爱心支持”刷屏,一笔笔善款从30家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汇聚而来,为民治街道北站社区的残疾独居老人刘阿姨送上关爱。刘阿姨今年72岁,肢体三级残疾,不久前被检查出患上骨髓瘤。突如其来的打击让经济紧张又无人照顾的刘阿姨几乎崩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工知道这一情况后紧急介入,一边对刘阿姨开展辅导,一边在“聚善家园”微信群发起爱心接力活动,为刘阿姨募集善款,帮刘阿姨渡过难关。邻里相守,社区互助,点滴爱心汇成海洋!

“善”的火种被引燃,“爱”的力量在聚集

“聚”起了各类物资。人财物通过多个平台进一步汇聚。截至目前,“聚善家园”累计开展活动1090场,直接参与人数17.54万人次,募捐金额42.19万元;收集捐赠物资约30吨。这些物资的80%用于社区内贫困家庭救助,10%用于义卖,还有10%输送到龙华对口帮扶的贫困地区。

“聚”起了多个项目。积蓄善行的“慈善银行”、旧衣分享的“爱心温暖墙”、推动旧书循环的“爱心书架”、服务低保群众的“慈善超市”……居民、爱心企业的公益热情被点燃。

“聚”起了各界组织。68家社区党群中心成为活动的依托和主导,1212家社会组织、1271家爱心企业积极参与,“聚善义工”队伍不断壮大,各方献计献策、共同谋划、参与执行,真正形成了社会参与格局。

“聚”起了善心民心。社区党委统筹,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合力推动社区基金壮大,点滴爱心汇成爱的海洋,在解决社区困难居民生活、医疗、教育等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居民互助与社区融合,也把党和政府的关爱传递给百姓,聚起了党心民心。

“打造‘四个一平台’是‘聚善家园’的第一步,我们将不断设计出更多居民简单容易的公益参与方式,发动更多社区爱心家庭、企业、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潘芸表示,龙华区将进一步加强社区慈善文化的培育和引导,拓展社区慈善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发挥社区慈善帮困扶弱、盘活资源、激发潜能的作用,在全区营造一种浓郁的人文关怀氛围,努力建设一座“疾病相扶、困难相助、出入为友”的温暖之城、爱心之城、文明之城。(记者 张 昕)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