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开始了,任文欣迎来了更加忙碌的日子,作为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北京协作者”)社工服务部副主任的她,已经负责东城区的困境儿童精准救助项目两年多了。
任文欣的服务对象多为9至14岁的孩子们,最近,她和团队的其他成员一起,为孩子们设计了丰富的暑期夏令营活动内容,社工们希望通过这个暑假,让孩子们能够更近一步融入到社区生活中。在寒暑假参加“协作者”的冬令营和夏令营已经成为了东城区困境儿童的一个习惯,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孩子们与社工已经形成默契,有的孩子已经成功“晋升”为了项目的志愿者,能够出色地帮助社工进行项目设定和执行,这也是任文欣最欣慰的地方,她说:“孩子们的成长充分体现了我们社工‘助人自助’的工作原则,他们的每一点改变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间。”
助因“毒”致困家庭脱困
前些年,丁丁(化名)的父亲不慎染上了毒瘾,导致家庭生活面临窘境。由于丁丁的母亲是从外地嫁到北京的,娘家人不在身边,所以她不敢将丈夫吸毒的事儿和家里的真实情况告诉娘家人,只能自己扛着。一方面照顾有毒瘾的丈夫,一方面照顾毫不知情的孩子,丁丁的母亲无法正常工作,家中的经济状况每况愈下。在生活的磨难面前,丁丁的母亲无助又彷徨,对丈夫和孩子的爱,支撑着她前行,可她内心的苦楚却无人诉说,没有人告诉她该怎样面对生活带来的巨大考验。
丁丁参加困境儿童精准帮扶项目后,社工了解到其家庭情况,为丁丁制定了详细的个案服务计划。首先,他们主动提出为丁丁的母亲寻找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让她给辖区的空巢老人魏大爷做饭送餐。“魏大爷患有风湿性脊柱炎,行动不便,有时连床都下不来,但他依然乐观生活。我们希望通过为魏大爷服务,让丁丁妈妈能够更有信心面对生活的困境。现在,忙碌且能够自食其力的丁丁母亲变得渐渐有自信了。”任文欣说。
任文欣与同事们按照计划,一步步为丁丁开展服务,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有更多机会接触社会,也为了辅助社工开展工作,他们为丁丁寻找到了合适的“陪伴天使”,并对“陪伴天使”展开专业培训。“陪伴天使”虽不是专业社工,但会在社工的引导下,为孩子们开展服务,与孩子结成一对一的陪伴关系。每周,“陪伴天使”都会到丁丁家为其辅导功课,与其聊天,还会带着自己的孩子与丁丁一起游戏、玩耍。在社工、“陪伴天使”和志愿者的共同帮助下,丁丁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开朗,成绩也越来越优异。
社工们知道丁丁母亲因为口音问题一直十分自卑,因此在分享亲子关系的课程上鼓励丁丁母亲多发言,为她克服口音上的自卑感,让她变得更愿意与人沟通。由于丁丁父亲的毒瘾严重,最终被强制戒毒。丁丁母亲无法接受这种情况,不知所措,却又不敢将这一情况告知丁丁,左右为难之际,她找到社工寻求帮助。社工引导丁丁母亲接受现实,鼓励她去戒毒所看望丁丁父亲,同时,鼓励丁丁母亲将丈夫的真实情况告诉丁丁。在社工的帮助下,一天傍晚,丁丁母亲鼓起勇气向孩子道出真相,听完母亲的话,丁丁望着母亲说:“妈,其实我知道!”一句话,让丁丁母亲仿佛卸下了心中沉重的包袱,泪水奔涌而出。丁丁一面为母亲擦拭眼泪,一面说:“妈妈,你不要担心我,我长大了,我会陪着你。”
“前不久,丁丁也去戒毒所看望了父亲,他们聊得很愉快,沟通得很好。现在,我们也在帮助丁丁父亲规划戒毒后如何融入社会,希望父母的努力能给丁丁带来正向引导,让他健康快乐地成长。”任文欣说。
陪困境儿童接受生命教育
“今天是小岩(化名)父亲去世一百天的日子,我陪着他一路走来,看着他在父亲离世后,从哭诉到平静,压抑自己的情绪,再到痛快地释放压力这个过程。正好那段时间,我也有家人去世,我与他一起给离去的家人写信,充满仪式感地与家人告别,接受了一次生命教育。最终,小岩从伤痛中渐渐走出来了,他愿意与我分享自己的感受,还会主动去安抚妈妈。这两天,他刚刚结束了中考,发挥得比较稳定,我为他的表现感到骄傲。”任文欣口中的小岩,也是东城区困境儿童精准救助项目中的一名服务对象。
小岩6岁时,父亲被确诊为尿毒症,第一次见到小岩时,任文欣对这个“小暖男”印象深刻,“姐姐你好,你叫什么名字?你是新来的吗?”小岩不仅热情地与任文欣打招呼,还主动与她攀谈起来。对话时,这个十几岁的孩子说出了让任文欣很吃惊的话。“姐姐,其实我并不需要有人拿着米面粮油到我们家去送温暖,我知道他们是好意,可我更希望像你们这样,能陪我聊聊天。我特别希望能交到一些正向的朋友,给我正能量。”
“你对正向的理解是什么呢?”任文欣问。小岩回答道:“就是能在任何方面成为我的榜样。”
在随后的家访过程中,任文欣终于明白小岩为什么会如此渴望结交正能量的朋友。由于父亲常年患病,家中氛围非常压抑,加上小岩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因而母亲总是会不由自主地否定他。原来,“小暖男”热情的性格背后是极度地渴望被认可。任文欣特别希望帮助这个可爱的小男孩,于是帮他成立了小组,挑选了性格开朗的同龄人与他一起开展小组活动。同时,劝导小岩的母亲多多鼓励和表扬小岩,让他建立起自信。再加上“陪伴天使”的悉心辅导,小岩的学习成绩渐渐提升。更让任文欣感到骄傲的是,现在的小岩已经完全成长为一名“小社工”,在去年8月份的封闭式夏令营活动上,小岩积极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表现出众。随后的几次活动,他还主动提出意见,“姐姐,我认为这个环节的设计有问题,我们可以这样改一下吗?”小岩还会用“社工”的身份主动帮助身边的同学,“姐姐,我们班级里有一个同学,他的妈妈和奶奶关系不好,这让他特别苦恼。你教教我,我可以从社工的角度怎么帮助他?”
当三级智力障碍的孩子英语考到了100分;当从小沉默寡言的孩子开始主动结交朋友;当困境儿童坚定地说,将来要成为一名社会工作者……每当服务对象有所进步,任文欣都是最开心的那一个,孩子们的笑颜,成了她肩上最美的勋章。
“全能社工”的终极目标是当“退出者”
其实,与很多高考后选报专业的学生一样,最初填报志愿时,任文欣也很茫然,社会工作并不是她的第一志向。“当时我填报的专业是经济类的,后来是服从调剂分到了社会工作专业,我们班上很多同学都跟我一样,是服从调剂来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家对社工这个行业并不太了解。”任文欣说,“直到2012年,我到‘南京协作者’实习,正好赶上年底的年会,社工活动非常多,并且要对一年的服务成效进行评估。这次实习让我收获颇多,让我真正了解了社工的工作状态,也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一名专业社工服务时的细致入微。过去在课本上学习的理论,在那一刻才真正得到实际运用,这让我特别激动。”
实习结束后,“协作者”这个名字给任文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5年,任文欣报考了云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研究生。“之所以选择这个学校是因为其在社会实务领域颇为领先。通过实习,我对社工这个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坚定了自己未来的工作方向,比起成为一名专家学者,我期望成为一名在一线服务的专业社工,因此我在考研时有意识地倾向了社会实务领域。”任文欣解释道。
研究生毕业后,任文欣顺利地入职“北京协作者”,成为了一名一线社工。她从最基础的活动签到做起,用一丝不苟的精神,践行着自己的理想。“你可别小看一个小小的活动签到工作,老社工和新手社工在这一项活动中就能看出区别。”任文欣解释说,“新手社工往往不会做太多准备,签到时只保证人到,签准确就好。可如果是有经验的老社工,就会通过签到来观察服务对象的性格,掌握服务对象的基础信息,甚至可以通过签到的短短几分钟时间,与服务对象建立起非常好的关系。”
作为北京协作者童缘项目的负责人之一,26岁的任文欣并不赞成大家为她取的“全能家长”这个别称,她说:“对于困境儿童而言,社工替代不了家长。在不同的阶段,社工的角色不同,我们可以是一名个案工作者,一名陪伴者,一名资源链接者,甚至是一名督导者,但是最终,我们终将成为一名‘退出者’。因为社会工作的原则是‘助人自助’,社工退出后,服务对象能够独立面对生活的困境,战胜困难,才是我们最大的成功。”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