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专业敏感度不到位?从这三个字看出来

2019-05-15 09:34   善达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专业的服务体系,应该能够为障碍者提供更完善的专业照顾,以及更多的社区参与和潜能发展机会;另一方面,专业照顾体系也能够协助家庭减轻压力,并且建构起更具质量的互动关系。这些事,真的应该让专业的来。

强烈的价值论断,有违社会工作专业

为什么说出「真可怜」代表缺乏社会工作专业敏感度?

首先,社会工作面对求助者咨询时,通常若不是需要开案评估、对方只是简单探询资源的话,仅需回答转介资源,由后续相关人员接手即可,过多不必要的评论和分析,并非有效回应咨询者需求的方法。尤其,不知从何抛出一句「可怜」,如此带有强烈价值判断的言论,实在有违社会工作基本应对的专业态度。

此外,社会工作是一门强调同理、而非同情的助人专业。专业社会工作者,面对不甚了解的情境,是否要先思考,何以家属在咨询时表达出全年收容、不用返家的需求和期待?更何况,求助者在文中不只一次提到全时收容不需返家。我以为任何一个有基本敏感度的社会工作者,都会注意到这样重复强调的重点,并试着了解背后是否有值得深入理解与评估的原因。

理解照顾者的求助,适切给予协助

再者,学者 M. Corman(2013)(注1)针对母亲面对肯纳症(Autism,又称自闭症)孩子的家外照顾心路历程研究表明,多数肯纳症孩子的母亲或主要照顾者,跨出第一步向外求助之前,通常在精神及资源上已经感到精疲力竭(exhausted),并且相关社会资源也都已经无法满足家内照顾的需求,他们才会向外寻求家外安置照顾的可能。

此外,这些肯纳症孩子的主要照顾者还必须面对其他至亲朋友的询问,及与之而来的社会烙印、责备与质疑。在多重压力下,母亲与主要照顾者也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受害者(victims)。因此,倘若提出全时收容、不需返家的期待是为了包装彻底的无力感,一句「可怜」除了加深家属的自责、愧疚、挫败与失能感,还有什么意义?

一般而论,精神或发展障碍者进入到家外安置照顾服务(注 2)的同时,如何维持原生家庭的联系和参与,一向是社会工作服务的焦点。然而,多数有精神障碍者的家庭通常面临资源困乏、无力再行照顾,或是家庭环境适逢变化,才会考量进入家外照顾体系。在这个求助的时刻,不仅应关注家外照顾的资源能否提供精神障碍者本身具质量的服务,家庭内的主要照顾者或家属们需要协助的面向,也不只包括重新建构和适应互动模式,因长年照顾而来的潜在压力、创伤事件、分离焦虑等负面生命经验,也需要受到特别关照。

这些特殊的议题,绝非是一句「家属照顾辛苦」就可以简单带过。

专业之所以为专业:提供照顾、协助减轻家庭压力、重建关系,不再以「可怜」待之

就实务经验而言,我曾面对将孩子送入家外照顾体系后不再与之联络的家属;也曾遇过因为照顾饱受创伤与压力的家庭,在专业团队的协助下,整个家庭与精神障碍者重新建立起「有质量」的生活与互动关系。对于多数我服务/接触过的家庭而言,虽然障碍者进入了全时的家外照顾服务体系,但也因为彼此都保有一定的空间,又有专业的团队在旁协助,对这些家庭来说,他们很高兴能够在保有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也欣慰的看见精神障碍者有了「自己的家」(注3)。

一般社会思维都将家庭中有精神或发展障碍者视为「不幸」,然而,以社会工作的专业角度来说,我们应该看见的是如何满足各家庭成员的需求。简单的抛下一句负面评断的「真可怜」,既没有回应到求助者的问题,更突显了专业敏感度的缺乏。然而这么说也不是为了公审求个对错,只希望身为专业助人者,应该要谨慎选择用词来给予回应。

并且,我也希望能够让更多人理解──在一个专业且完整的服务体系之下,「可怜」这个词不应该存在于障碍者及其家庭。专业的服务体系,应该能够为障碍者提供更完善的专业照顾,以及更多的社区参与和潜能发展机会;另一方面,专业照顾体系也能够协助家庭减轻压力,并且建构起更具质量的互动关系。这些事,真的应该让专业的来。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