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社工的故事:”助人自助“其实并不难

2017-05-23 09:17   社工客微信公众号 投搞 打印 收藏

0

很多人都听说过“助人自助”,到底什么是“助人自助” ?它有没有那么高深莫测、高不可攀?今天,我想讲一个故事---一个我做医务社工时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助人自助”。

原文标题 | 他,走过阴翳,为他人和自己绘出彩虹

很多人都听说过“助人自助”,到底什么是“助人自助” ?它有没有那么高深莫测、高不可攀?

今天,我想讲一个故事---一个我做医务社工时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助人自助”。

2013年的某个上午,我接到一位两个月大唇腭裂宝宝爸爸的求助热线。电话中,很明显能感觉到他的无助、焦虑:

在自己孩子出生前,一家人并没有见过、亲近过唇腭裂。面貌的冲击,再加上反复不当喂养导致孩子肺炎入院,让一个家庭崩塌了:妈妈因为压力,选择了离开;爸爸和爷爷两位没有育儿经验的男人担起了养育的重任。

因为唇腭裂宝宝因病症原因,不能如普通宝宝那样吮吸,喂养不当,常常会面临营养不良、肺炎甚至窒息等危险。

这个宝宝就是因为严重喂养不当,奶水多次抢入肺中,多次入院。而这次,最厉害,面临生命危险。打电话时,爸爸是来申请专用奶瓶的。但是,因为孩子入院治疗的紧张,爸爸表达的非常不清晰,也非常不耐烦。

职业敏感度告诉我:这个电话不能草草结束,这个家庭需要更多。如果只是记录下快递地址、电话,寄出奶瓶,这个孩子之后还会反复入院,还会严重营养不良。

为了能让家长有耐心些,我马上问家长孩子“是不是喝不进奶、经常咳嗽、吐”这些唇腭裂喂养常见问题。爸爸的注意力一下被我吸引了,仿佛我就站在他们身边,看到了孩子一样。这位爸爸的心,一下子安静了,也有耐心了,趁机,我向家长讲解了喂养注意事项、专用奶瓶使用注意事项、没有奶瓶时怎样喂养,也请家长在我们的官网上学习相关知识。

下午加班时,这位爸爸又打了电话过来,问我:上午打的电话,为什么下午还没有收到奶瓶?

要知道,我们是明天下午5点从北京寄出,到外地,怎么也要3天。

如果电话中,我们一味地责备爸爸不理解我们,对于他们肯定不是帮助;一味地顺从家长,对于他们一样也不是帮助;不管不问,更不是办法。

和家长解释,是首要工作。在异地办公,也不具备转介条件时,社工必须启动资源整合、再利用的基本功了!现在的生活、工作,网络是非常方便、有效的方法!针对上午的情况,除了感同身受、情绪辅导,我又和家长具体指导了如何在官网获得相关辅导、如何申请救助。当然,也告诉他:有问题随时拨打热线联系。

一年后,我在病房见到了这个宝宝和他的爸爸、爷爷。

进病房前,护士告诉我:这床孩子家庭特奇怪!没有妈妈来照顾不说,爸爸昨天下午还出去玩了,回来时,满面红光的。

带着“情报”,我进了病房。在和家长的访谈中,通过声音,我认出了这位爸爸。

让我惊讶又高兴的是:一家人初到北京,人生地不熟,一家公益组织的志愿者承担了接站的工作。待这位爸爸安顿好了宝宝和爷爷,就趁着孩子睡觉的时间,随志愿者一起去养老院做志愿者了。

我问他:怎么想到做志愿者呢?

他说:一年前,孩子常常因为呛奶住院,我也是扛不住了,很想放弃,但是那时候打热线,有一位小姐在电话里耐心地给我讲解唇腭裂喂养、救助申请。用她的方法,孩子真的不呛奶了,身体也慢慢好了。我和爷爷的心,终于踏实了,也就有信心能把孩子养大、养好了。一路走来,很多人帮助过我们,我不能逐一回报这些好心人,但我想像他们一样,也帮帮有需要的人。入院后,孩子各项身体指标都很好,就等着第二天的手术了。术后,肯定要照顾孩子,就不一定有时间了,就选择在手术前的下午了。

“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最基本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来,社会工作期望通过其帮助,使案主增强其独立性,而非增强其依赖性;二来,以使案主能够在日后遇到类似的生活挫折和困难时,可以独立自主地加以解决。

这个个案中,首先案主是自主求救,这是个案开展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在热线中可评估出:案主失去心理力量,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喂养知识、治疗方案;儿童因喂养不当常常出现疾病及危险;家庭出现心理压力、面临经济困难。在医疗救助工作中,社工通过基本知识的储备及热线工作的经验积累,以上问题,在热线中,要及时、有效地传递给案主。短短的热线时间中,社工除了基本知识解答,还要为有需要的案子做情绪辅导及心理支持。

这通热线中,社工有效运用了网络资源。因为地理差异,案主不能直面社工、机构,很多案主对于热线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大多数人更相信见面。中国的地大物博、机构的布局,不可能在960万平方公里上都设置办公室。受过专业训练的社工,就会发挥各种可能,比如:网络、志愿者、转介等。

机构的官网、官微(官方微博)便可承担起热线之外的协助作用。家长可以随时下载救助申请表,可以随时查看疾病相关知识及辅导建议。再辅以专用奶瓶的及时快递,自然会让家长获得实际帮助,家庭的心理状态也会随之改变。

从最初热线中的,徘徊放弃、焦灼、抗拒交流,到一年以后的积极入院治疗,再到爸爸高兴地去做志愿者。我们直观地看到了一个出生缺陷孩子和他的家庭的变化,也避免了一个小生命的被放弃、任其发展。

我的这位案主和他的家庭很好地诠释了“助人自助”,对于家庭,他们正视了问题,也逐步走出了困境。相信他们会在生活中遇到更多彩虹,不再害怕阴翳。

  • 关键字
  • 社工
  • 责编:张燕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