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留守儿童到留守老人——浙江援疆社工师的回家路

2017-04-17 09:35   社工客微信公众号 投搞 打印 收藏

0

我作为一名社工的春节回家路,是从新疆的南疆回到北疆。这次回家,第一触动就是躺在养老院病床上的母亲真的衰老了。

微信图片_20170417093234

我作为一名社工的春节回家路,是从新疆的南疆回到北疆。这次回家,第一触动就是躺在养老院病床上的母亲真的衰老了。

拙文不仅谈回到物理意义上的家,更重要的,是谈回到元典(国学术语)意义上的家。

微信图片_20170417093240

这个春节,没让母亲留守

养老行业的本来面目,就是公益,就是慈善。2017年春节期间,笔者怀着很多歉疚,往返于援疆服务地与母亲所在的石河子某民营养老院之间,每趟都要跋涉二千五百公里(火车一个来回)。三个来回之后,心里越发像被掏空了一样:作为留守老人的母亲和自己公益服务对象的留守儿童,必须择一而从的时候,到了……

留守人群,无论是儿童、妇女还是老人,回到书本,他们都是被描述的“他者”(otherness)。然而,现实中,他们就可能是像母亲一样的至亲骨肉。

又见姜昆

今年除夕夜,姜昆先生又在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亮相了,听了他“再一次落入虎口”的玄妙遐想。在1987年“春晚”,他说过一个相声,叫《虎口遐想》,其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嗳,你说攀登珠穆朗玛峰,后边跟一大老虎,是不是是人人就能上得去呀?”

其实,公益慈善发展到今天,还是处在“虎口”!

有一次,阿克苏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采访我,问有什么困难?我没有把阻挡公益项目发展的人说的那些话告诉记者,我认真地说:“按照古人‘反求诸己’的精神,真正的困难来自我们自身。”如果没有危机感,不苦练内功,加强以“德育和美育”为重点的内涵建设,慈善事业绝对没有辉煌的明天。

我们还是读书人

有一位校友说,他的导师许多年不读书了,包括经典。公益人不读经典,能在负重前行中增效(社会效益)?

2009年2月,我们曾经在阿克苏人民广播电台创办了《共享蓝天》少儿广播节目。以节目播音组和小记者团的建立为起点,与阿克苏地区图书馆等单位合办过作文竞赛,部分作品发表于《新疆少年报》《阿克苏日报》《小学生时空》《轻松学语文》等报刊。我们团队除了每周在线上线下举行读写活动以外,我们还提倡泛读:

1、使用正规出版的传统文化教材;

2、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期间举办,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宣扬传统美德的活动;3、结合扬帆计划等阅读推广项目,通过绘本图书捐赠,促进邵村等项目点的低年级阅读。

目标:反求诸己,服务学习

现在,新苗艺术团大约有30多名小主播了,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全了。全是流动、留守儿童和少数民族贫困儿童。这是一个发声的平台,又是各族儿童校外教育的有声资源(有10名指导教师,各个专业都有,志愿为留守儿童服务)。

其实,教育工作者将教育事业“他者化”已经导致了很严重的后果。对此,当代童话作家郑渊洁(他把自己的儿子从学校接回家,自己教育)在《我是郑渊洁》一书中,笔下毫不留情。笔者还在上海读研究生的时候,就在课堂上听教授说:有人把教师称为“眼镜蛇”,教育的名声大不如前。其实教育姓“公”,它的本来面目,就是公益,就是慈善,就是“利他”。社会工作者负有“能不能把更多流动、留守、民族儿童放在‘公益’这个平台上,免受教育服务公司化的熏染?”的责任。这种责任意识会把社会工作的“利他”品格发挥得更好。

笔者的服务对象以儿童为主。2017年春节回家,想起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以教人者教己”的教导。这句名言意思,和《孟子》中的“反求诸己”都有一个“己”字,可是在精神上,他们都在“对付自己,提升效果”:陶子讲服务学习;孟子接着孔子,讲“克己复礼”。

让更多的弱者和优质慈善资源联合起来

如何让弱者的需求变成有分贝的力量?

要让弱者的诉求有声化。经阿克苏地区广播电视台领导介绍,给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新广行风热线”刘华记者打电话,告知了笔者在养老院里的一些所见所闻。

为留守人群服务,我们需要更多的优质慈善资源,在社会工作学中,这叫“个案管理”。

作为公益人,我在想:现如今,国家倡导城乡统筹和教育均衡发展。同时,上不起学、看不起课外书的各族孩子期待着从“新政”中得到实惠。我们社会工作者必须戴上“反求诸己的公益”这双白手套,和医生做手术一样,向“无菌化”操作做最大努力。包括“新广行风热线”在内的纠风媒体,确属于“手术刀”之列。

比书还缺的,是阅读;比护工还缺的,是孝顺

志愿者在服务岗位上,以中华元典精神自我教育,朝着“无菌化”方向的迈进,这是社会工作者甚至关爱留守人群的所有行动者,奉献给NGO人的“白手套”。

记得有一位中学领导告诉我,说:学校图书室很少向学生开放。根据我的调研,“不开放图书室”的原因,主要是“教科书中心主义”在作祟,表现为“第一课堂教学为主”、“语数外为主”、“分数是硬道理”等等。书,是拿来读的。而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普遍缺书,把仅有的一些书当“展品”。其实,这不是爱书的真正表现。

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临近之际,我认为,使用志愿服务这个利器,发起元典阅读“春季攻势”的时候到了。 

于是,我们就得承认:比书还缺的,是阅读。并且,结合社会公益慈善热点——缺护工的养老机构很多,更多的,是缺仁孝之心。

如今,正是国家加快养老产业发展的提速期,目力所及,暴露的问题,不仅是服务设施方面的缺斤少两,更缺的是——以敬、仁、孝、忍为核心的服务理念。

由于薪资水平偏低,养老院里缺护工。其实,比护工更缺的,是孝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果护工和孝心都不缺了,养老行业才可以真正迎来“朝阳普照”的明天。

  • 关键字
  • 社工
  • 责编:张燕

  • 微博推荐